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澳大利亚自然人流动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9 16:57
【摘要】: 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分别是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其中自然人流动是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短期到另一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不仅使自然人本身获益,而且给各国带来了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与移民制度相比,更具有灵活性。但在自然人流动制度显示出强劲发展潜力的同时,其承诺水平低、立法缺失、管理混乱、市场准入过于严格等一系列问题,也对各国现行立法和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少资源多的国情使澳大利亚成为了自然人流动的主导者,而人多资源少的国情使中国成为了澳大利亚的重要劳务输入国。澳大利亚对GATS的承诺仅限于经理、高级管理人员、服务销售者和专家,为了保护本国国民的就业,在市场准入、签证制度、出入境管理及劳动力市场需求测试等制度上对外籍劳工设置严格壁垒,导致外籍劳工入境面临重重障碍,因此,研究澳大利亚自然人流动制度的内涵、外延、管理机构、立法现状及澳大利亚参与缔结的与自然人流动有关的FTA协议,以期为外籍劳工入境澳大利亚提供指南。 我国的自然人流动发展缓慢,尚未制定一部关于对外劳务的专门法律法规,并且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外劳务合作市场混乱,借鉴澳大利亚的相关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自然人流动法律制度。目前,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第14轮FTA谈判就服务贸易展开了磋商,双方即将就自然人流动展开深入谈判,因此,建议中国政府利用双边谈判的机会,争取让澳方降低市场准入要求,扩大对我国的承诺水平。
[Abstract]:The four modes of service trade are cross-border delivery, overseas consumption, commercial presence and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in which the service provider of a member provides services to the territory of another member State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s a natural person. The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not only benefits the natural persons themselves, but also brings economic benefits and talent benefits to all countries, which is more flexible than the immigration system. However, while the system of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shows strong development potential, its low level of commitment, lack of legislation, confusion of management, too strict market access and so on, also pose new challenges to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 situation of fewer people and more resources makes Australia become the dominant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while the situation of more people with less resources makes China become an important labor import country of Australia. Australia's commitment to GATS is limited to managers, senior managers, service providers and expert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mployment of their nationals in the market access, visa system, The entry and exit management and labor market demand testing system set up strict barriers to foreign workers, which led to the entry of foreign workers face a lot of obstacle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Australia's natural person movement system connotation, extension, management agenci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legislation and the FTA Agreement relating to the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concluded by Australia are intended to provide guidelines for the entry of foreign workers into Australia. The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in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slowly, and has not yet formulated a special law and regulations on foreign labor services, and there is no special administrative body, the foreign labor cooperation market is chaotic,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of Australia.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as soon as possible. At present, the 14th round of FTA negoti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ustralia has begun consultations on trade in services, and the two sides are about to launch in-depth negotiations on the 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ake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of bilateral negotiations. Strive to allow Australia to lower market access requirements and expand the level of commitment to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61.1;F75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先波;;自然人流动规制的晚近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2 韩惠泉;;GATS框架下我国关于自然人流动的法律调整[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张莉;;ECFA实施绩效对两岸经济的影响及前景[J];两岸关系;2011年06期

4 王习农;;关于新疆发展服务外包的若干设想[J];实事求是;2011年04期

5 袁海勇;;ECFA的法律评析和若干思考[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年04期

6 王甫轶;;贯彻商务为民宗旨 推进大流通大贸易建设[J];新长征(党建版);2011年06期

7 王海峰;;WTO视角下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J];政治与法律;2011年09期

8 本刊记者;;惠港“大礼”解析[J];商周刊;2011年18期

9 ;第四届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论坛论文征集及演讲报名[J];中国律师;2010年06期

10 周林彬;郑远远;;WTO例外的基础理论问题探析[J];经济法论丛;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为;;论《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国民待遇原则[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2 黄志雄;万燕霞;;论互联网管理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以“谷歌事件”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3 王衡;;论CEPA服务贸易规定中的几个问题[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4 於嵩;徐晓岭;雷平;;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中的FAT统计[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学清;;GATS若干法律问题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6 胡铁军;;浅议中国服务行业对外开放的新形势[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管理发展卷)[C];2003年

7 张晓鹏;吴蔚芬;;服务贸易语境下国际分校行为的理论解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李泽林;阳廷金;;加入WTO——服务贸易领域对策探讨[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第七章 促进黑龙江省服务贸易发展[A];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10 李晓鹏;王景春;;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山东服务贸易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立华;服务贸易潜力巨大“十二五”末达6千亿美元[N];中国商报;2011年

2 记者 孙韶华;“十二五”服务贸易路径图初现[N];经济参考报;2011年

3 记者 孙韶华;魏建国委员:发展服务贸易要提高到战略高度[N];经济参考报;2011年

4 祖月 石杰;中新服务贸易互补性强[N];国际商报;2010年

5 余荆圃邋桑俊;努力推动服务贸易发展[N];经济日报;2007年

6 资料提供:WTO编写组;服务贸易的发展及服务贸易的内容[N];中国煤炭报;2000年

7 本报实习生 王志彦 本报记者 蒋心和;服务贸易 商机诱人[N];解放日报;2005年

8 祖月 石杰;中新服务贸易新承诺的合作契机[N];国际商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妍;服务贸易堪当平衡全球贸易大任[N];国际商报;2010年

10 记者 沈莉;服务贸易加大促进力度[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艳;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及其对两国经济关系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陈蕾;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丹;服务贸易结构优化[D];辽宁大学;2010年

4 卢仁祥;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徐光耀;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相关性和比较差异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陈秀莲;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一体化与服务贸易壁垒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朱福林;中国服务贸易外溢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沈明伟;基于虚拟世界经济的服务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范小新;服务贸易发展史与自由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郑兴无;国际航空运输服务贸易的理论、政策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乐群;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服务贸易壁垒法律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蓝春汛;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陈朝霞;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郝秋霞;中国运输业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5 吴欢;广东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6 韩非;中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曹健;中国与东盟五国服务贸易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孙艳;服务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金晶;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反补贴制度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瑾;我国建筑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11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211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7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