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区域合作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Abstract]:Law and economics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to analyze legal phenomena by economic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factors behind the system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w and economic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ts theo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It is the main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law and economics to analyze new legal problems by using economic methods properly. By introducing several economic methods which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regional cooper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scholars who intend to study the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regional cooperation.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分类号】: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哲,郭义贵;效益与公平之间——波斯纳的法律经济学思想评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时显群;波斯纳法律经济学思想及其可借鉴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黄凯南;;主观博弈论与制度内生演化[J];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4 张建英;博弈论的发展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J];理论探索;2005年02期
5 孙丽;中日互补性国际分工合作——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中心[J];日本研究;2004年04期
6 时显群;;波斯纳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及其在当代的意义[J];学术交流;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学;;中国与东盟投资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2 蔡绍洪;陆琳;;基于主观博弈的产业集群动态共生稳定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5期
3 余敏;;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黄凯南;;演化经济学四个基础理论问题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聂名华;颜晓晖;;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其法律防范[J];当代亚太;2007年01期
6 胡起宙;黄训诚;张秀阁;李艳军;;对电力线损的监督管理的博弈分析[J];电气应用;2010年21期
7 胡起宙;黄训诚;张秀阁;;用Shapley势值分析电力系统线损管理[J];电气应用;2010年22期
8 袁丁;;评中国有关东南亚的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6年03期
9 杨建学;;我国与东盟国家双边投资保护制度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8年07期
10 许梅;陈炼;;中国企业投资越南的主要国家风险与防范[J];东南亚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黄凯南;;个体偏好与制度的共同演化:一个新的理论探索[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付才辉;;制度的分层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黄凯南;;不完全合同理论——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视角[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飞;;中国东盟投资协议与中国东盟各国BIT的比较分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高丛;叶菲;陈禹;吕廷杰;;移动互联网与“拿来主义”创新机制[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严立冬;屈志光;黄鹂;;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环境税改革博弈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2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殷勇;民事诉讼成本分析及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海燕;私有财产权限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游劝荣;法治成本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尹奇;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7 种松志;检警关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印辉;WTO环境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文同爱;环境法保护对象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王亚静;中国契约农业交易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云亮;当前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分析与前景展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张文静;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海杰;博弈论中的合理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5 吴修芳;社会博弈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公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文恺;我国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穆秀丽;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法经济学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8 白倩倩;论国际投仲裁中的比例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汪宇婧;国际投资争端中最惠国待遇适用扩大化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朱红兵;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郁光华;法律的经济分析—现代北美法学流派之一[J];法学评论;1994年05期
2 章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法律价值观的重审[J];法学;1994年11期
3 黄凯南;;演化博弈与演化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4 丁利;;从均衡到均衡:制度变迁的主观博弈框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旭伟;;效率与公平的法经济学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闵丹;;法经济学的法学方法述论[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万磊;土地发展权的法经济学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4 王娇;赖正均;;实证研究在法经济学分析中的运用现状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5 高永飞;;法经济学语境下的“钓鱼执法”若干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10期
6 任碧云;南云僧;;法经济学制度设计思想解析[J];经济问题;2006年10期
7 廖建求;姜孝贤;;纯粹经济损失的法经济学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7年03期
8 徐秋慧;;中国法经济学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8年22期
9 郭巍;;企业社会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罗俊杰;;法经济学视野下企业绿色产品竞争力的税收提升对策[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缪文升;;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法经济学分析[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黄国芳;汪学明;;从制约逻辑到法律推理的思考[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志雄;;产业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融合及其对法学教学研究的意义[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向 燕;卡兹案与合理的隐私期待[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刘俊祥;“法政治学”论要[N];光明日报;2007年
3 黄东黎 约翰·塞瑞斯;法律经济分析:法官的裁决工具[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黄东黎;法经济学为立法和司法提供思路[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钱卫清;权利救济途径[N];法制日报;2006年
6 殷建强;日本跨国企业西安败诉[N];中国企业报;2004年
7 张渝田;阆中古城保护 凸显立法效益[N];四川日报;2007年
8 殷建强;西安:跨国行政诉讼案日企败诉[N];经理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映涵;新分析法学中的方法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仇晓光;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媛;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于贺嘉;犯罪及其相关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3 薛晨皓;诉讼效率的法经济学分析[D];郑州大学;2005年
4 刘晓明;走向合约:国有企业改革的法经济学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5 张蓉;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杜建明;论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D];吉林大学;2008年
7 毛凤凡;中国刑审讯问阶段话题组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温婷婷;立法中的风险评估[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9 马丽娅;英汉法律语篇的权力体现[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张丽娜;雇主转承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12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21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