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韩非法律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4 21:08
【摘要】: 韩非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融“法”、“术”和“势”为一炉,开创性地完成了法律的体系化和理论化的历史使命。他的法律思想改变了法律散乱不堪、缺乏理论深度的历史现状,树立了全新的“以法为本”的治国理念,对后世封建皇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韩非的法律思想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其法律思想本身,还有助于了解整个中国古代的法律思想,为目前的法治现代化建设寻找更多的民族传统。 从整体上说,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韩非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这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的,分别是:(1)人性论。休谟曾经说过人性是一切科学的逻辑起点和逻辑归宿。韩非关于人性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其法律思想的构建。(2)历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韩非生活的历史时代将决定其产生什么样的法律思想。 第二部分,韩非法律思想的内容。这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的,分别是:(1)“禁暴止乱”的国家起源论。客观上说,韩非关于国家起源的观点是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其进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2)“以法为本”的“法治”理论。韩非非常重视“法治”,认为君主只有依靠法律才能把国家治理的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君主也只有通过“法治”,才能牢牢地把皇权控制在手中。(3)“轻刑伤民”的重刑说。韩非认为轻刑不能达到抑制犯罪的目的,是对人民的伤害。相反,严刑峻法可以达到抑制犯罪的目的,能保护人民免遭刑罚,维护了人民的利益。(4)“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韩非将“法”、“术”、“势”三者融为一炉,这是其法律思想的重要特征。要研究韩非的法律思想,就必须要把“法”、“术”、“势”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第三部分,韩非法律思想的评价。韩非的法律思想众采百家,使法律思想更体系化,丰富了封建君主的统治方法,同时也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法律文明。但韩非法律思想也具有历史局限性。秦始皇在韩非法律思想的影响下,任法而施,变法治为罚治,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而且韩非的思想过于注重功利,淡化仁义。他还认为人民群众的心智是不全的,犹如婴儿,严重贬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韩非的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的王朝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法律建设,需要我们研究和挖掘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对建立和完善中国法律制度做出有益探讨。
[Abstract]:Han Fei, a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Legalists, melts "Law", "skill" and "potential" into a furnace, and has accomplished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systematization and theorization of law. His legal thought changed the legal disorder, lacked the theoretical depth of the historical status quo, set up a new "law-based" concept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feudal imperial power of later generations. The study of Han Fei's legal thought is not only helpful to understand its legal thought itself, but also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ancient Chinese legal thought, and to find more national tradition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On the whol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Han Fei's legal thought. This part is mainly from two aspects, respectively: (1)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ume once said that human nature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logical destination of all science. Han Fei's thought on human nature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s legal thought. (2) Historical view. Social existence determines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reflects social existence. The historical age of Han Fei's life will determine what kind of legal thought it produce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content of Han Fei's legal thought. This part mainly starts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1) the theory of state origin. Objectively speaking, Han Fei's view on the origin of a country has its historical limitations, but its progressive significance is self-evident. (2) the theory of "rule of law" based on law. Han Fei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ule of law", believing that the monarch can only rely on the law to govern the country well, the people can 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and only through the "rule of law" can the monarch firmly control the imperial power in his hands. (3) the heavy punishment of "lightly punishing the people" says. Han Fei believes that light punishment can not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straining crime, it is harm to the people. On the contrary, severe punishment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straining crime, protecting people from punishment and safeguard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4) the theory of combining "law", "skill" and "power". Han Fei melts "Law", "skill" and "potential" into a furnace, which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his legal thought. To study Han Fei's legal thought, we must study "Law", "skill" and "potential" as a whole. The third part is the evaluation of Han Fei's legal thought. Han Fei's legal thought was chosen from a hundred schools, which made the legal thought more systematic and enriched the ruling method of feudal monarch as well as the legal civilization of ancient China. But Han Fei's legal thought also has historical limit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an Fei's legal thought, Qin Shihuang changed the rule of law into punishment and accelerated the death of Qin Dynasty. And Han Fei's thought pays too much attention to utilitarianism, desalination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He also believes that the mind of the masses is incomplete, like a baby, seriously belittling the wisdom and strength of the masses. Han Fei's thought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later generations,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dynastic orthodox legal thought. The legal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needs us to study and excavate the es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and make a beneficial discuss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园;;公法体系下的“术”——对韩非“术”的重新认识[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吴正茂;;再论法律儒家化对瞿同祖“法律儒家化”之不同理解[J];中外法学;2011年03期

3 石义华;;“垂法而治”思想的积极价值评析[J];前沿;2011年16期

4 王运佳;;从人性角度看儒法两家治国方略之不同[J];黑龙江史志;2011年11期

5 崔永东;;比较与参照:中西传统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与道德意义[J];哲学研究;2011年07期

6 张晋藩;;论治法与治人——中国古代的治国方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邹丽龙;;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对现今民众法治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8 徐来;;从中国传统文化对治国安邦的主张看当今德政和法治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9 崔永东;;中国传统教育与预防犯罪[J];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10 蔡世晶;;浅析荀子的礼法思[J];学理论;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燕美善;;关于管子与法家同异的历史初探[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2 黄钊;罗萍;;从《管子》一书看齐法家的政治观与道德观[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3 张绍良;贺芳丽;;管仲的法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4 卢伟斯;;浅论儒法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的补充[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雪滢;;试论法治文化的社会意义[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周怀宇;朱华;;论《管子》与《商君书》法治思想的异同[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7 武占江;;守经达变——董仲舒与汉代官方意识形态的转型[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8 周建英;;董仲舒与春秋决狱[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9 于东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管理思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10 _5壓;;历代《韩非子》研究述评[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易中天;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世界[N];经济观察报;2009年

2 记者 蔡琦 杨秀娟 杨茜 章亚钧;送上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N];嘉兴日报;2009年

3 YMG记者 姜乾 通讯员 建彬 顺图 坤之;“编外信使”义务送报三十年[N];烟台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陈一鸣;当世界遭遇中国 让人敬,还是让人畏[N];南方周末;2010年

5 陈彪;厚积渊博学识 夯实创业根基[N];北海日报;2009年

6 梁小民;中国两千年专制制度的根[N];东方早报;2010年

7 秦晖;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N];南方周末;2010年

8 王旭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穿越常识的发现及其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时事评论专栏作者 历史观察者 五岳散人;“军国主义”的变法[N];中国经营报;2010年

10 易中天;大同梦、强国梦与幸福梦[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雪;秩序与人:先秦儒家法思想新论[D];西北大学;2006年

2 张林祥;《商君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丁秀菊;先秦儒家修辞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任海涛;中国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黄文草;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对越南传统社会的政治思想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成富磊;礼之退隐[D];复旦大学;2012年

8 王瑞山;中国传统社会治安思想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朱晓红;先秦军事法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周晓露;西汉思想与政治[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艳;韩非法律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韩晓梅;战国法家创新思想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方园;西汉法家思想的演变[D];南京大学;2012年

4 于涛;论秦法家政治中的儒家因素[D];渤海大学;2012年

5 刘娜;先秦法家社会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小洁;先秦儒、法两家传播思想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李冰逆;从汉、唐审判实践看儒法之争[D];复旦大学;2008年

8 马仁山;论中国“法治”思想的历史沿革[D];吉林大学;2005年

9 卜涛;从人性论看先秦儒法两家的法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承桂萍;先秦法家的经济法律思想[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43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243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0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