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公民“闹大”维权的中国式求解

发布时间:2018-10-05 14:45
【摘要】:在纠纷中如何对待个人权益的问题上,国人的态度已发生了从"大事化小"以隐忍到"小事闹大"以维权的逆转。"闹大"维权在社会万象中的凸显可以在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之间获得解释。在历史逻辑上,"闹大"是对传统秩序情结的反动,既可以是一种诉讼策略也可以通过制度之外的激烈方式来实现。在当下中国,西方"为权利而斗争"话语的引入则在正面意义上赋予"闹大"维权以目的合法性,并在反面引起了公权力的合法性危机。"闹大"逻辑在本质上是反规则的,并极易将激烈的方式以至极端的暴力方式引入整个社会政治而使法治遁入无形。依否定之否定原理,对于"闹大"逻辑的消解仍需经由规则之治而走向法治维权时代,其关键在于对规则合法性的重新理解。
[Abstract]:On the issue of how to treat personal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disputes, there has been a reversal of the attitude of Chinese people from "making things small" to "making small things big"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ir rights. " The prominence of rights in society can be explained in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China. In the historical logic, "making a big scene" is a reactionary reaction to the traditional order complex, which can be either a litigation strategy or a fierce way outside the system. In the present China, the introduction of "struggle for Rights" in the West gives the aim legitimacy of "making a big noise" in a positive sense, and causes the legitimacy crisis of public power in the opposite. " The logic of "making a big noise" is anti-rule in nature, and it is easy to introduce the fierce way even the extreme violent way into the whole society and politics and make the rule of law escape into the invisibl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negation, the elimination of the logic of "making a big noise" still needs to go to the era of safeguarding rights by rule of law through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key lies in the re-understanding of the legality of the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乡村治理视阈下的纠纷化解研究:传统经验与现实进路”(2012SJD820013) 扬州大学2012年度“新世纪人才工程”项目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力;;农村基层法院的纠纷解决与规则之治[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1期

2 童世骏;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蔡宝刚;;为权利而斗争的价值——以重庆“钉子户”事件为例的法理省思[J];法学;2007年06期

4 韩志明;;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2期

5 裴宜理;余锎;;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上)——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2期

6 胡玉鸿;;法律情感支配下的正当抗争──读耶林《为权利而斗争》[J];法制资讯;2008年03期

7 刘能;;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之上的观察[J];开放时代;2008年03期

8 田先红;;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J];开放时代;2010年06期

9 黄振辉;;表演式抗争:景观、挑战与发生机理——基于珠江三角洲典型案例研究[J];开放时代;2011年02期

10 许章润;;多元社会利益的正当性与表达的合法化——关于“群体性事件”的一种宪政主义法权解决思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王亚明;杜万松;;中国民事诉讼依“法”裁判辨正——从档案统计的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李相森;;包公断案中的个性因素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任志强;;明清时期坟茔的纷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沈玮玮;;从甘结到具结悔过:传统民事司法信任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王振卯;;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集体行动——对转型期社会控制的理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郑小春;;清代陋规及其对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的影响——从徽州讼费帐单谈起[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10 姚e,

本文编号:2253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253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