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桑斯坦的司法最低限度主义理论、实践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8-10-23 12:21
【摘要】:桑斯坦的司法最低限度主义理论包括程序最低限度主义和实体最低限度主义,其理论意义有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消极意义是减少判决成本和错误成本;积极意义是允许和促进判决民主。司法最低限度主义理论在美国最高法院是通过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来实现的:在程序上,最高法院追求窄且浅的判决;在实体上,最高法院强调对宪法核心价值的认同。同时,最高法院的最低限度主义判决有一定的限定条件。桑斯坦的司法最低限度主义理论怀疑法律理性,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其基本预设所造成的:政治决定比司法决定更具有民主合法性,法院并不比政治部门更有能力保护个人权利。
[Abstract]:Sanstein's theory of judicial minimalism includes procedural minimalism and substantive minimalism. It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has two aspects: the negative meaning is to reduce the cost of judgment and the cost of error; The positive is to allow and promote adjudicative democracy. The theory of judicial minimalism is real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through both procedural and substantive aspects: in procedure, the Supreme Court pursues a narrow and shallow judgment; in substance, the Supreme Court emphasize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the Constitu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Supreme Court's minimalist judgment has certain conditions. Sanstein's theory of judicial minimalism doubts legal rationality and produces such an effect because its basic presupposition is that political decisions have more democratic legitimacy than judicial decisions. The courts are no more capable of protecting individual rights than the political branch.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法学院;
【基金】:湖南省社科联项目“宪法实施的边界研究”(编号:1011293B)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江振春;;调和与共融——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形成[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9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王平;李玮;;当代中国问责权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相宏;;机构、规则和程序——中国建立中央与地方争端解决机制的前提[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海波;;当代中国背景下的双重政体理论[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焦洪昌;;浅论监督法质询制度的不足及其对策[A];论法治反腐——“反腐败法制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笑侠;冯建鹏;;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A];论法治反腐——“反腐败法制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熊文钊;郑爱林;;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法治化[A];中国--瑞士“权力的纵向配置与地方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燕继荣;;政府创新与政府改革——“中国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8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郝建臻;;中国高校反腐机制建设刍议[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郝建臻;;干部作风建设的法理学解读[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6 叶凡美;“内部改进”与美国早期国家构建(1801-1833)[D];南开大学;2010年

7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郭春阳;司法能动抑或司法克制——“洛克纳案”之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基华;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睿;西方发达国家弹劾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桂仙;;美国最高法院重新支持招生中优待少数民族[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胡晓进;;近三十年来中国学者对美国最高法院的研究与认识[J];美国研究;2008年04期

3 马辉;;美国专利权利要求解释的简介[J];知识产权;2010年03期

4 李丽娜;;为更广泛的专利主题打开大门——美国最高法院对Bilski案作出终审判决[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年08期

5 罗冠男;;新政时期的美国最高法院——从案例的角度看最高法院在新政期的转变[J];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6 ;美国最高法院通过一项关于专家证言的新规则[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年23期

7 王迁;P2P软件提供者的帮助侵权责任——美国最高法院Grokster案判决评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09期

8 任东来;;《在宪政的舞台上: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轨迹》的前言后语[J];书屋;2006年06期

9 吴宗宪;;论美国犯人的法律权利[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06期

10 郎贵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例汇编制度及其启示[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修;;Festo公司诉SKK有限公司案——美国最高法院关于等同侵权的最新判例[A];专利法研究(2002)[C];2002年

2 杨志敏;;美国法院对专利权利要求的等同解释:理论与方法[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3 尹新天;;美国专利政策的新近发展及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有关思考[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4 何越峰;;美国计算机程序专利保护的历史演进[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5 刘立平;;等同原则与“等同侵权五要件”——从日本最高法院1998年2月24日“环形滑动滚珠花键轴承”三审判案谈起[A];专利法研究(2000)[C];2000年

6 陈健;;防止专利权滥用法律机制之理论思考——以美国专利滥用理论的发展演变为视角[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7 马浩;;美国专利实践中的等同原则[A];专利法研究(1996)[C];1996年

8 闫文军;;美国专利滥用原则评介[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9 闫文军;;从有关美国判例看专利产品“修理”与“再造”的区分[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10 方慧聪;;KSR案与美国专利审查指南的最新修改[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曙;美最高法院将受理拉登司机的上诉[N];法制日报;2006年

2 马震;美最高法同意审禁枪案,近70年来头一回[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徐超;美最高法判布什干预司法令违宪[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任晓玲 谢静;美最高法院将举行软件专利和开源听证[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5 康p樁,

本文编号:2289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289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b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