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韩寒代笔门”事件的证据法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05 14:26
【摘要】:"韩寒代笔门"事件业已成为公共事件,韩寒拟以方舟子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至法院,如果成案,法院将面临判断方舟子一方提出的"韩寒有代笔"这一主张是否属实的难题。方韩案中关于韩寒有无代笔的证明责任可以由法院裁量分配。方舟子一方采用间接证据证明的方式证明其主张,但由于方舟子一方所适用的经验法则具有盖然性,不同主体会得出不同结论,方舟子一方的推论过程存在极大争议。方韩案中,尽管法院有权行使自由裁量权判定代笔事件的真伪,但考虑到确证裁判可能引起的社会舆论压力,法院最有可能作出"证据不足以认定存在代笔事实"的"真伪不明"结论,适用证明责任规则,回避事实争议。即使代笔事件未得到确证,方舟子并非必然承担名誉权侵权责任,法院可以通过对过错要件的认定实现言论自由权与名誉权的利益平衡。方韩之争过程中,公众的证据科学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但也暴露出一些非理性之处。
[Abstract]:Han has become a public event. Han intends to sue Fang Zhouzi for infringing his right of reputation to the court. If the case is successful, the court will be faced with the difficulty of judging whether "Han has a pen" put forward by Fang Zhouzi. In the Fanghan case, the burden of proof on whether Han has a pen can be assigned 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court. Fang Zhouzi used indirect evidence to prove his claim. However, due to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rule of thumb applied by Fang Zhouzi side, different subjects would draw different conclusions, and the inference process of Fang Zhouzi side was highly controversial. In the case of Fang Han, although the court has the right to exercise its discretion to determin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substitution incident, i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pressure of public opinion that may be caused by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judgment. The court is most likely to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evidence is not sufficient to determine the existence of the facts", apply the rules of burden of proof, and avoid the dispute of facts. Fang Zhouzi does not necessarily bear the tort liability of reputation right even if the incident is not confirmed. The court can realiz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right of freedom of speech and the right of reputation through the identification of fault elements. During the struggle between Fang and Han, the public's scientific awareness of evidence has never been improved, but it also exposed some irrationality.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5;D9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浩;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含义新探[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03期

2 郑世保;;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从“彭宇案”切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劳东燕;论言词、直接原则[J];法学;1998年02期

4 ;余一中诉《新闻出版报》社侵害名誉权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3年02期

5 张卫平;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J];法学研究;2003年04期

6 张继成;;小案件 大影响——对南京“彭宇案”一审判决的法逻辑分析[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翁晓斌;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J];现代法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周菁;王超;;我国法官在刑事证据法中的诉讼角色[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刘少军;论刑事程序对被追诉者的权利保障[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孙洪坤;;论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价值取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周阿红;莫良元;;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保障体系的路径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陈黎,徐海龙;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理性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许青松;论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作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莫良元;;构建我国现代自由心证制度的价值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奚玮,张韬;试论民事证明责任的法律性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奚玮,连照广;浅论物品与证据种类的划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焦盛荣;党惠娟;;环境刑法中相对严格责任的价值合理性与规范合理性探悉[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肖刚;;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运行失范之反思与重构[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郭宝生;张彩霞;刘新;;也谈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重构——以规制二审法院滥用终审权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潘峰;;论刑讯逼供的遏制[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李浩;;司法公正与民事再审事由的修订[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7 胡志坚;;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问题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宋平;;盐业诉讼中的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研究——以盐业诉讼制度史为视角[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9 杨曙光;;试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钓鱼执法”中的适用[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郭云忠;;刑事和解现状之调查[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高田甜;WTO争端解决机制证明负担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李佳;民行交叉案件诉讼处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匡青松;第三人执行异议之诉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暮;医疗纠纷中的侵权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曹麟蔚;劳动争议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钱松;我国司法鉴定人民事责任法律属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郑菲;试论我国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龙中华;自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狄青;公司法领域的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琳;我国民事诉讼司法认知制度之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继成;事实推定的逻辑基础[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肖建国;论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价值蕴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龙云辉;;现代型诉讼中的证明负担减轻——日本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李浩;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再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5 李浩;事实真伪不明处置办法之比较[J];法商研究;2005年03期

6 张继成;;小案件 大影响——对南京“彭宇案”一审判决的法逻辑分析[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卞建林,郭志媛;论诉讼证明的相对性[J];中国法学;2001年02期

8 王圣扬;论诉讼证明标准的二元制[J];中国法学;199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钱天彤;[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周永军邋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法院 陆林;[N];人民法院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冠明;;在司法实践中切不可忽视间接证据的作用——析运用间接证据认定一宗贪污案[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2 赵兴华;就一起抢劫案谈间接证据运用规则[J];党政干部学刊;2005年06期

3 骆丁伟;徐永强;;浅议间接证据在行政执法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年03期

4 王新清;;从某甲杀人案的认定谈间接证据在定案中的运用[J];法学家;1986年02期

5 孙承源;;间接证据在贿赂犯罪案件中的作用及收集和运用[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1年01期

6 张坚,薛喜堂;刑事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实践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7 罗灿;;间接证据与事实推定对定罪量刑的影响[J];人民司法;2010年14期

8 程显章;海事间接证据的分析[J];天津航海;2004年03期

9 田志;;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案件中的举证责任[J];法制与社会;2011年14期

10 马钊;;充分发挥间接证据在查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的作用[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颐雯;;他们的中国,他们的时代——浅谈韩寒、郭敬明及其写作[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1)[C];2010年

2 傅明根;;网络“80后”与“80后”网络[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胡志坚;;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问题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曼;;从逻辑学角度看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运用[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庭芳;;几件科技界“名誉权”侵权案的思考——试述科技界与法律界需要沟通[A];中国航海学会1994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4年

6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连相如;;摄影记者应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和自己的作品[A];新阶段新路子——第六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韩勇;;我国体育新闻侵权诉讼评述[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雷丽莉;;从范曾名誉权案看名誉侵权的构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陶汝信;;和风细雨 巧妙疏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岳;判断医方过错将以客观标准为依据[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李吉胜 记者 赵联洗;民警执法实现“零过错”[N];吉林日报;2009年

3 上海市康昕律师事务所律师 卢意光;突出过错事实和因果关系[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周建华 唐彬彬;单位电脑发出匿名诽谤文章 管理疏忽被判承担侵权责任[N];江苏法制报;2008年

5 整理 本报记者 谭娜 吴m#麓;李培刚诉本报庭审实录[N];北京科技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沛霖;瑞星侵害记者名誉权 败诉后拒不道歉 海淀法院委托我报发布《公告》强制执行[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7 陈军朝;侵权责任无处不在[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8 天津海事法院 杨玲;公司付费审批手续不完善是否构成过错?[N];国际商报;2010年

9 苏银海 郭金花;沁阳开展执法零过错、群众零投诉活动[N];人民公安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国民;陆幽诉黄健翔:没有赢家的“战争”?[N];检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堂辉;间接证据理论及其在事实认定中的运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李树真;司法证明中的逻辑法则与经验法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万珂;新闻自由的法律保护[D];复旦大学;2006年

4 汪梦;论网络诽谤的政府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李志强;破产管理人民事责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翁静晶;论中国死者名誉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朱文雁;论英国对诽谤的法律规制[D];山东大学;2012年

8 王淇;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陈欣;新闻报道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成晓娜;论网络侵权行为的特殊性与立法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文捷;新闻自由与公众人物名誉权的冲突与平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金鑫;新闻侵害名誉权民事责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瀚涛;论名誉权[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吴志伟;论媒体名誉侵权诉讼的证明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周丽;网络空间的名誉侵权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巍;新闻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与平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欧阳健;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积兵;网络新闻侵害名誉权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崔维;论信用权的内涵及其法律保护[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徐苒;舆论监督与政府名誉权探析[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12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12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a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