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日本法学博士与清末新政——以交往、舆论与制度转型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11-20 08:45
【摘要】:梳理庚子国变至辛亥革命十余年间的历史事实,中日两国关系呈现复杂的三重面相:第一,中日两国政府高层、精英人物之间有着十分频繁的、或公开或私密的交往;第二,国内各地报刊大量翻译和刊载日本政府高层、精英人物围绕清末各项改革事业的言论主张;第三,大量留日学生归国后进入政府各部院,参与地方事务,全面主导了中国社会的变革。特别是日本法学博士在清末新政中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的转型。
[Abstract]:Combing the historical facts from the Gengzi Revolution to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presents a complex threefold aspect: first, there are very frequent, open or private exchanges between elite figures in the high-level government of China and Japan; Second,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high-level Japanese government, elite figures around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various reforms of the cause of speech; Third,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returned to Japan to ente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participate in local affairs, fully domina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n particular, the activities of the Japanese Juridical Doctor in the New dea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led and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and system in modern China to a certain extent.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基金】:日本创价大学中日友好学术研究资助计划“近代中日学界交往录”阶段性成果 第51批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清末报刊与知识转型”(2012M21009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9;K257;K833.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文玉;;超然于新旧之间的一次思想努力——张之洞《劝学篇》的写作背景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王全乐;董金义;;保定初级师范学堂创建背景及经过[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赵诺;;戊戌变法时期的“王安石记忆”[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1期

4 刘劲松;朱福惠;;戊戌变法的性质是立宪吗?[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5 曹韫;;读《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后感[J];法制与社会;2009年08期

6 赵立人;;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关系新证——以谭嗣同被捕时间为中心[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7 俞祖华;赵慧峰;;略论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观[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江中孝;;戊戌维新时期湖南新旧冲突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9 孔祥吉;村田雄二郎;;一个日本书记官见到的康有为与戊戌维新——读中岛雄《随使述作存稿》与《往复文信目录》[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赵丕强;;试论信息与清朝甲午惨败[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岑大利;;近五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状况综述[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岑大利;;近五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的动态和成果综述[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路鹏程;钟靖;;光绪皇帝开明传播观简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易惠莉;;关于山田良政的研究[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5 王夏刚;;杨锐年谱简编[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6 王夏刚;;杨锐年谱简编[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夏刚;;维新旧梦已成烟——戊戌六君子之死与晚清“自改革”思潮[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8 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3 黎俊祥;近代史料笔记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李新国;清末民初京津地区中下层士绅的心路历程(1860—1920)[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季宏;天津近代自主型工业遗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杨佳;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戴银凤;莫理循的中国观(1897-1911)[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奎;清末商部农工商部与社会经济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占彪;“五四”一代知识分子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肖雄;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琳;董康与清末监狱改良[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博;论维新时期的“群己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0年

3 陈燕玲;早期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雷瑶;庚辛议和中的大吏因应(1900.7-1901.9)[D];东华大学;2011年

5 刘生;民初动荡政局及其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层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维新前清政府的改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小燕;《申报》散文文体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姜晗;社会转型期改良思想的传播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芮俊杰;萨拉·康格《北京信札》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庆,乔志强;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萧功秦;清末新政与当代变革研究:范式转换的意义[J];浙江学刊;2002年01期

3 谷永清;袁世凯与山东清末新政[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王汉筠;;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关系初探[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4期

5 戴鞍钢;清末新政与华侨对国内的投资[J];安徽史学;1995年02期

6 朱立;试析清末新政推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之原因[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于湘琳;浅议清末新政[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史全生;论清末新政与江苏的教育运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9 周彦;李丹;;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化[J];历史档案;2010年02期

10 胡孝文;;慈禧与清末新政:不为人知的一面[J];世界博览;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寅;;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武寅会长致日本日中关系学会宫本雄二会长的慰问电[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2 高晓燕;;纵谈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史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史全生;;清末新政是一柄双刃剑[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4 徐启新;;我学会召开理事会暨学会成立25周年座谈会[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5 陆兴龙;;《清末新政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6 朴灿奎;;中国与东北亚各国关系史研究的历史与展望[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3期(总第104期)[C];2011年

8 郭绪印;;评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关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9 罗群;;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晚清军事变革的制度分析[A];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C];2009年

10 张翔;;吴杰先生中日关系史与日本史研究述评[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熊月之;清末新政与危机的纠结[N];文汇报;2011年

2 高放;清末新政的成败[N];学习时报;2011年

3 钟少华;汪向荣的中日关系史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早报特约评论员 周庆安;后安倍中日关系需要确定性[N];东方早报;2007年

5 李细珠;关于清末新政研究的几点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王频 葛玉红;换个角度看清末新政[N];光明日报;2007年

7 赵林凤;对清末新政的再思考[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胡孝文;也说慈禧及清末新政[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周庆安;“互不构成威胁”:中日关系终有理性定位[N];东方早报;2008年

10 记者 张红邋杨子岩;本报举办论坛研讨中日关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文刚;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2 邰哈斯其木格;改革开放后中日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肖世杰;清末监狱改良[D];湘潭大学;2007年

4 柴松霞;出洋考察团与清末立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崔志海;美国政府与晚清朝政(1901-1912)[D];复旦大学;2008年

6 徐爽;1901-1911:旧王朝与新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穆键;《皖政辑要》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8 孙文;《华夷变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廖志坤;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曲折反映[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莉丽;1369-1599日本各阶层对华观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媛媛;清末新政时期的乡村民变成因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苏明强;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城市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丛丛;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初步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曹吉爱;日本亚洲主义与中国——以清末新政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江晓;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法规的建设[D];青岛大学;2010年

6 吴鹏;清末新政时期长沙城市文化发展与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芳芳;清末新政时期新疆财政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徐保安;清末开官智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邹洁;清末新政中的进士留洋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44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44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1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