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人文精神论析
[Abstract]:The rule of law is manifested as a system, but lies in the spiri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man does not exist as the opposite of law. Man is always the purpose of the rule of law. The rule of law shows a unique standpoint of human nature and expresses the humanistic concern for the basic value of human beings,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existence and the dignity of human beings. In the process of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untry ruled by law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arrying forward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rule of law, which is also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carrying out the requirement of "people-orien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以人为本的法治观研究”(TJFX10-007)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献;;试论法治的局限[J];中国电力教育;2006年S2期
2 庞红新;;简述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李瑜青;;思想的流动与法治的构造——从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思想角度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李荣华;;解析人文精神在法治中的适用原则[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张革文;;近代西方法治的人文基础[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6 周玉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当务之急[J];理论前沿;2005年02期
7 王丽;略析“法制”“法治”“司法”概念的适用[J];理论观察;1999年04期
8 颜万发;法治的人文精神情结[J];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9 杜海萍;;谈谈法制与法治[J];长江论坛;1986年02期
10 冯象;正义的蒙眼布 政法笔记Ⅱ[J];读书;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霞;;董必武法律思想与中国法治三十年[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2 罗洪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治”与“法治”[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汪建成;;公正——法治的核心[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钱天华;;关于法治的“软环境”[A];法治与德治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君平;;法治的现实检讨[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6 张君平;;法治的现实检讨[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7 李瑜青;;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当代法治、社会公平的思想基础[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8 宋广德;;行为法学与厉行法治[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9 何为;;全面、深刻、历时剖析新时期的治国方略[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10 李瑜青;;当代中国法律权利意识的解读——从法文化学入手的思考[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德;依法治理 南京把“虚事”办实了[N];法制日报;2007年
2 董青邋王兴元;小产权房立法不科学,司法很难公正[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3 夏锦文 徐英荣;司法的价值取向与权衡[N];检察日报;2002年
4 胡楚周;司法一元化探析[N];检察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张国香;司法的公信力在于司法的魅力[N];人民法院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吕坤良 张国香 侯晓玲;维护正义且让人看见维护正义[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朱幸福;美国推行司法帝国主义[N];文汇报;2003年
8 杜宴林;现代法律人文精神论要[N];光明日报;2006年
9 法理学博士,重庆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 喻中;走向知行合一的法治[N];检察日报;2007年
10 江西省萍乡市政府法制办主任 李烨红;深植法治之根[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2 陈立龙;法治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蒋先福;法治的合理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利;宋代司法文化中的“人文精神”[D];河北大学;2008年
5 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刘杨;法治的哲学之维—正当性观念的转变[D];吉林大学;2007年
8 穆中杰;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邱昭继;法律、语言与法律的不确定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徐祥民;法家的法律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革文;论法治的人文基础[D];武汉大学;2004年
2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陈小葵;真实还是虚构?[D];河南大学;2002年
4 葛建义;论法治与市民社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崔德华;从“法治”到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伟大创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冯大庆;民国时期湖北司法研究(1912-1937年)[D];武汉大学;2004年
7 李泽;公民的法律参与与中国法治秩序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张立荣;法律的人文精神之现代意义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春蕾;司法解释的法理探析与法治设想[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敏洁;论美国法院附设ADR[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99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9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