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民间法研究与批判精神

发布时间:2019-03-26 10:46
【摘要】:民间法研究反映了中国学术的进步,也反映了对法律发展动力的一种新认识。上世纪80年代民间法在国家—社会框架、地方性知识理论和法律多元理论支配下进行的研究,以及新世纪10年来就纠纷解决功能的探讨等,无不反映了民间法研究通过对移植式立法在实施过程中碰到的窘境的剖析,以批判性意识确立起自身独特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民间法研究的深入发展必须要回到民间法研究的既有立场上。
[Abstract]:The study of folk law reflects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academic a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motive force of legal development. The study of folk law in the 1980s under the control of state-society framework, local knowledge theory and multi-theory of law, as well as the discussion on the function of dispute resolution in the new decade, and so on. It reflects that the study of folk law establishes its own unique spirit of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by analyzing the dilemma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transplanted legislation and establishing its own unique spirit of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by critical consciousness.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folk law research must return to the existing stand of folk law research.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
【基金】:李瑜青主持的中国法学会(部级)重大课题“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ls(2011)a0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与民间关系的重构[J];福建学刊;1996年03期

2 谢晖;;论民间法与纠纷解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李瑜青;张建;;论民间法研究的内在精神[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徐晓光;;小牛的DNA鉴定——黔东南苗族地区特殊案件审理中的证据与民间法参与[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贺卫方;;司法如何获得国民的信赖——评孙伟铭案判决[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3期

6 谢晖;;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三十五):制度建设、民间法司法化与“自己人”的法[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李瑜青;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和谐社会建设[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覃主元;;布努瑶民间法及其和谐社区秩序的构筑——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乡加文村为例[J];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9 千叶正士;;重新思考法律多元[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10 苏力;;崇山峻岭中的中国法治——从电影《马背上的法庭》透视[J];清华法学;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彬;胡勇;;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国家法与苗族习惯法冲突解决机制透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2 韦志明;;法律权威在农村被弱化的原因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3 骆绪刚;王荣利;;论农民法律信仰的缺失与培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吕瑛;;法治视域下的村规民约[J];北方法学;2008年06期

5 卢建军;;解决民间纠纷的立场定位与路径选择——从两则案例说起[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6 李麒;;民间水规的法文化解读——以明清山西河东地区水利碑刻为中心的讨论[J];比较法研究;2011年04期

7 刘宝璋;;论民间法对法治建设的可能性贡献[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马文哲;刘辉;;农村环境法治视野下的环境习惯法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6期

9 王金利;张立纳;朱强;;试论农村法律信仰的缺失与培育[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年06期

10 浦加旗;;彝寨社会秩序解读——从法社会学、法人类学的视角[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牧仁;;蒙古民族传统法律体系与当代草原环境的保护[A];论草原文化(第五辑)[C];2008年

2 董巍;;盐业契约制度与现代合同法研究——“一物二卖”在盐业契约与现代合同法中的比较[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2008年

3 姜裕富;;村规民约的效力:道德压制,抑或法律威慑[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正兰;;政府社会管理:问题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5 王佐龙;;民间社会的“私了”——以西部民族地区为视域[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6 谈萧;;初论商会与行业协会法——基于民间法和国家法二元视角的分析[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7 沈艳萍;;民间法化解草场权矛盾纠纷的路径选择——以包头市达茂旗草场为研究样本[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8 胡秋玲;;魅影依旧:公捕公判的谱系阐释——从中国基层司法经验出发[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蓓蓓;新时期乡村题材法制电影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6 尚海涛;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农业雇佣习惯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陈光;我国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陈忠禹;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村民自治权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苏青;清前期思想控制之法律问题论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卫玮;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适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保民;论民间法的价值[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唐时华;司法与媒体之现状及双赢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程思;论非诉讼调解与民事诉讼之关系[D];南昌大学;2011年

7 金勇;乡土社会法律信仰缺失的理性思考[D];烟台大学;2010年

8 李长力;我国乡村治理中的民间法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9 谢博思;法律与专业技术规范[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俊;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一元法律秩序的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小川;从当前广东基层矛盾纠纷看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中国司法;2003年03期

2 苏力;这里没有不动产 法律移植问题的理论梳理[J];法律适用;2005年08期

3 孙笑侠;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J];法学;1998年08期

4 杜萌;谁来陕西当法官——陕西法官断层危机调查[J];法律与生活;2005年11期

5 刘晓梅;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田飞龙;卢翱;;民法法系法院系统多元性的法律史考察、比较及其启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周峗;;反思民间法研究中的社会实证法[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戴小明;谭万霞;;论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及整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张建;;民间法的秩序还是民间的法秩序?[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张艾清;中国国内仲裁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与立法完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陇夫;[N];法制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邦杰;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2 林楠;广西融水苗族埋岩民间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建功;;地方性知识语境下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珠江上游地区的民间法为视角[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汪小娟,邓博;国家制定法与民间法的互动[J];保山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3 罗洪洋;;法人类学论纲——兼与法社会学比较[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4 李霞;唐萍;;法律多元视野下的国家法与民间法[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罗洪洋;;法人类学论纲——兼与法社会学比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6期

6 李敏莉;;乡土社会中民间法的合理性[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7 李传;;民间法与法律文化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谢晖;;民间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谢晖;;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二十六)[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陈敬刚;国家法与民间法二元建构及其互动之思考[J];河北法学;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佩国;;地方性秩序的再生产——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多元互动[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支果;;民间法与盐业合伙契约[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3 王佐龙;;民间社会的“私了”——以西部民族地区为视域[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4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杨鸿台;;论社会程序公正与社会实体公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6 占云发;叶蕾;;从董必武的民主法治思想看“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实现归依[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7 刘效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和谐观念及其现代化途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8 张彦丽;;“比较的”与“文化的”法研究——中、日、美学者围绕中国“法”问题的论争及其思想意义(摘要)[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9 张彦丽;;“比较的”与“文化的”法研究——中、日、美学者围绕中国“法”问题的论争及其思想意义[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增编)[C];2006年

10 淡乐蓉;;“赔命价”习惯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识性规则[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梁上上;架起法律逻辑与乡土逻辑的桥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贵州大学 杨礼熠;国家法与民间法辨证关系探微[N];贵州民族报;2010年

3 柴玉丽 夏 青;民间法与法制现代化[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赵峰;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记者 漆艳;“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研讨会在我市举行[N];天水日报;2011年

6 西南政法大学 龙大轩;和合: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蒋安杰邋张学锋;地方性知识能否成为普适性规则[N];法制日报;2007年

8 乔新生;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N];检察日报;2005年

9 四川大学法学院 喻中;从阁楼到地窖[N];检察日报;2010年

10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 王彬;习俗司法化功能的正当性[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兰;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商人团体习惯法的演化[D];山东大学;2007年

2 韦洪发;法律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陈秀萍;论法律的伦理性[D];吉林大学;2006年

4 金晓丹;法律的稳定与变化[D];吉林大学;2007年

5 贾焕银;漏洞补充与民间规范关联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晁育虎;转型中国法律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黄金兰;法律移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李强;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厉尽国;法治视野中的习惯法:理论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媛;民间法及其适用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王丽红;当代中国民间法的法治秩序建构功能[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张根强;论民间法范畴的界定及法治实践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关系[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霞;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并存与交融:中国法治秩序的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志永;乡土社会法律缺失的理性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王斐;国家法效力危机的民间法救济[D];山东大学;2006年

7 巩方健;民间法与法律解释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刘娟;论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关系[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9 姜琳琳;法治进程中民间法与国家法的融合[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任立华;民间法作为法官法源[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47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47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d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