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宋代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地位

发布时间:2017-02-26 16:32

  本文关键词:宋代婚姻法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大学》 2012年

宋代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地位

谷汀璐  

【摘要】:对于古代女性法律地位的研究,是历来法律史研究领域里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家庭则是整个社会当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元素,因此,把对妇女法律地位的研究放在婚姻家庭这个框架中最能体现出其意义与价值。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里面,女性的法律地位一直是要低于男性的,整体上处于被支配的状况。这种被支配的状况,又因朝代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宋代作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点,更成为了中国婚姻家庭发展史上极具特点的一个阶段。随着商品经济在社会之中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和女性自我意识逐步觉醒,女性在法律上也取得了部分利益。同时,理学也在此时兴起悄然影响到女性在市民社会中的各个方面。本文从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扮演的三个主要角色着手,分别论述了在室女、已嫁妇和为人母的法律地位。 本文主要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角度出发,介绍了宋代女性。宋代是历史上母后临政最多的朝代,但她们大多没有夺位的意识。随着宋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女性作为主体,也开始积极地参与到经济生活当中去了。宋代女性文化素质提高,文学作品内容丰富,突破了传统女性题材,留下了很多关心民间疾苦和哀叹国家命运的诗词。 第二部分阐述了女性作为女儿时在家中的法律地位。认为女性虽然还是接受传统教育,但受教育权提到了提高。同时,宋代还第一次在法律上确立了女性财产继承权。 第三部分论述了女性充当妻子,角色时的法律地位。女性在结婚、离婚和改嫁的过程之中,都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但是在现实中依旧要受到封建礼制的束缚。对娘家财产的继承权上,出嫁女享有一定的权利,而在对夫家财产的继承权,则在很大程度上设定了制约条件。在夫妻关系方面,虽然法律有许多不平等的规定,,但女性在现实中仍积极反抗。 第四部分探讨了当女性成为母亲这一角色时在家庭中相应的法律地位。受到封建纲常伦理的影响,母亲,尤其是寡母,在女性一生中扮演的主要角色中地位是最高的,拥有一定的尊长权和财产权。 最后得出结论,女性并非像世俗所认为的没有任何地位。宋代法律上赋予了女性很多权利,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女性也在不断的反抗着封建礼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女子权利的行使依旧会受到阻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9;D923.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宋代婚姻中的重财现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2 高立迎;;浅析宋代厚嫁之风[J];沧桑;2010年08期

3 魏娜娜;;宋代女性婚姻家庭生活状况探悉[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4 宋东侠;宋代妇女离婚权浅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S1期

5 初春英;也论宋代妇女的离婚、再嫁及其地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宋东侠;宋代妇女的法律地位论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7 宋东侠;简析宋代在室女的财产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宋东侠;论宋代妇女改嫁盛行的原因[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9 吴宝琪;宋代的离婚与妇女再嫁[J];史学集刊;1990年01期

10 杜桂荣;宋代女子再嫁、贞节观与社会地位[J];商丘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冬云;宋代孀妇财产权浅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2 朱海琳;宋代妇女民事法律地位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3 黄晋君;宋代婚姻法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冬冬;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述论[D];安徽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恒展;;《毛大福》本事考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3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4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秦玉娈;袁辉;唐芳;;和谐社会下如何树立国人的法律信仰[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5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6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9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10 郭齐家;;略论宋代教育流派的勃兴及其教育思想的特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郑现喆;西方法在中韩两国的移植和转型及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阿求;婚约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嫣梨;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与妇女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2 辛更儒;论宋代妇女改嫁不受舆论非议[J];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03期

3 高世瑜;中国古代妇女家庭地位刍议———从考察“三从”之道切入[J];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03期

4 魏娜娜;;宋代女性婚姻家庭生活状况探悉[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5 朱瑞熙;宋代社会风尚概述[J];抚州师专学报;1991年01期

6 张瑞;;略论宋代妇女的社会地位[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郭东旭;论宋代婢仆的社会地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8 杜桂荣;宋代女子离婚、再嫁与社会地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初春英;也论宋代妇女的离婚、再嫁及其地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刘春迎;试论北宋东京婚俗的几个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扬;宋代女性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翠改;唐宋时期妇女的家庭经济地位[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廖克环;中国古代“义绝”离婚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苗玉勤;试论宋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桂香;;婚姻与历史——读《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6期

2 郭丽冰;;从《夷坚志》看宋代女性的婚姻生活[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3 钟铁蕙;;先秦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地位[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万琪;;浅析宋代女子的财产继承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4期

5 李长凤;;父母子女身份关系确认的法律规制研究——以非婚生子女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6 刁培俊;刘栋;;新学术视域下的巫、巫文化与传统女性研究——读方燕《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女性》[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4期

7 管乐;;同性恋法律问题的思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李步云;;再论我国罪犯的法律地位[J];法学杂志;1980年03期

9 朱洁;;民国初年妇女在婚姻家庭中法律地位的变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辛汝忠;;婚姻诊所[J];人民调解;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燕侠;;日本的南宋女性财产继承权论争[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2 陈雪娇;王继远;;我国商会的法律地位初探[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3 朱冰;;监护中的冲突与平衡——试析学校在未成年人监护中的法律地位[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4 张文婷;;实验动物福利立法初探[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5 宋才发;;论自治区自治条例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6 乔归民;;关于船舶安全管理与船长权力的思考[A];安全理论与实践[C];2006年

7 姜乾金;;压力系统模型-解读婚姻[A];2011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9 郭璇;;论中国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地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姜乾金;;和谐婚姻=“爱”+“适应”——压力系统模型的和谐婚姻宣传指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欣;[N];保健时报;2005年

2 聂景春;[N];中国邮政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蔡敏;[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记者 张咏梅;[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0年

5 记者 王阿敏;[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本报高级记者 伏桂明;[N];沈阳日报;2010年

7 ;[N];工人日报;2010年

8 记者 刘琼;[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中勤(河南);[N];人民代表报;2001年

10 杜学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扬;宋代女性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舒红霞;宋代女性文学审美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方燕;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女性[D];四川大学;2006年

4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王跃生;1930-1990: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宋发彬;基于医患关系的医务人员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凌祁漫;公司设立法律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林葆先;中国婚姻法的伦理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永明;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与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陈丽萍;理想、女性、习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汀璐;宋代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地位[D];重庆大学;2012年

2 任欢欢;宋代女性生活消费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顾红芬;抑扬之间:宋代女性的社会评价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韩冬冬;宋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述论[D];安徽大学;2010年

5 魏肖肖;宋代女性爱国诗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范梦;宋代妻妾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朱伟杰;宋代女性词人词作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秦玉琴;宋代女性的佛教“空门生活”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阚赤兵;宋代女词人词作研究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红青;论宋代女性乐人与词乐繁荣之关系[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关键词:宋代婚姻法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5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5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c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