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简论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5-30 14:40
【摘要】:正一、"法治中国":从学术命题到政治命题在我国,"法治中国"首先是作为学术概念而提出来的。据笔者了解,至少从2004年以后一些学者的论述中出现了"法治中国"的概念,如2004年陈云良发表《法治中国,可以期待》的论文,[1]在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寻找法治中国的路径"、"法治中国是修复社会信任之本"等表述。从2005年以后检察日报等媒体策划了"法治中国:中国法治在线"、"法治中国,中国法治时空"等栏目。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波;;法治原则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进程[J];新视野;2007年02期

2 刘瀚;我国法治社会形成中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3 兰勇;;从权利和权力的关系角度——看我国法治国家实现的困境[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6期

4 翟元梅;;法治和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法理学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李丹葵;论法治社会与法治国家——兼谈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模式的价值选择[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郭道晖;;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公民社会[J];政法论丛;2007年05期

7 张琼;论我国现代法治社会的形成条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何丽君;现代法治精神是社会和谐思想的核心要素[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9 张倩;;乡土中国的终结与法治中国的建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庄建平;;法治中国之内涵再认识[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国;;浅议我国公民社会与法治理念[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唐卫星;;增强法治观念 提高执法水平[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昌泰;;董必武的法治国家观与新时期的依法治国[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4 施新州;;建国初期法院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试析董必武关于法治国家的重要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5 陈永强;;试论实现“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齐延平;;论法治社会中权力运行的底线道德与责任制度之关系[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胡玉鸿;;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冲突与消解[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8 王世清;;和谐社会的法律特征及构建[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张长生;;构建法治社会防腐体系[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10 袁曙宏;;十六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发展[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贵州林东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刘湘英;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2 姜伟;和谐社会与法治向度[N];学习时报;2006年

3 周永松;树立法治理念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N];遵义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陈小菁;开启法治中国崭新篇章[N];解放军报;2011年

5 本报驻基辅记者 朱冬传;法治中国:开放+13亿人的首创精神[N];法制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宿堂 邹声文 张宗堂 贾楠;为法治中国的宏伟大厦奠基[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林荫茂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本报记者 王广 采访整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张溯;法治中国新起点[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范正伟;让法律成为一种人民信念[N];人民日报;2009年

10 张魁兴;先“官”后“民”应成为法治顺序[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岩;转型时期中国法治特点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洪旺;我国公众立法参与的制度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高正文;列宁的法律革命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段凡;和谐社会建构的法权逻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宝治;当代中国社会权力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庆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推进法治国家进程[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韦昌平;中国法治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刘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探析与思考[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0年

4 罗爱华;务工移民与我国法治社会的生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於海梅;俄罗斯法院改革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曹文宏;哈耶克法治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华侨大学;2005年

7 郑金山;江泽民法治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刘海鹰;司法独立与我国法治国家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田志坤;市民社会:私法文化生成的社会根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刘广;试论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D];湘潭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88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488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5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