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侵权法中连带责任制度的改革方案及其启示
[Abstract]: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system once became the favorite of judges as the basis for judging cases, but it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 With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of tort law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system has also been greatly impacted. After decades of heated debate, the reform of tort law finally presents a state of restric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In China, there is also the phenomenon of abuse and mixing of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Therefore,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system of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system of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in China should be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secondary sharing after the event", so that the interests of the relevant rights holders can be better protected.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组织部老干部处;贵州省法庄律师事务所;
【分类号】:D971.2;DD9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军;高利红;;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王晓林;;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范围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4 韩秀桃;;略论民国时期法律家群体的法律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5 叶明;吴太轩;;医疗损害之惩罚性赔偿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8 邢昊然;;利他合同基础理论研究——以第三人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9 胡艳萍;;在法制的框架下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李明发;;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晓宁;商标权限制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鹏;论传播技术发展视野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元浩 ,王星余;哪些人应负纳税连带责任[J];税收与企业;2003年11期
2 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3 谢晓琳;论民商立法中连带责任的膨胀[J];商业研究;2004年04期
4 李军;民事连带责任刍议[J];法律适用;2004年04期
5 邱文华;代理中的连带责任[J];襄樊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邱文华;合伙连带责任初探[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郑少华;试论环境法上的社会连带责任[J];中国法学;2005年02期
8 王静波;;论连带责任的归责依据——兼谈合同法第四百零九条[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唐战立;;关于我国民商法中连带责任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年10期
10 李明晋;;连带责任制度成因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景良;黄砚丽;;连带责任人之共同诉讼地位探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增鹏;林恩伟;;劳务派遣连带责任制度反思——评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民 徐俊;能否放弃对连带责任人的执行[N];江苏法制报;2013年
2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法院 符向军;代言虚假广告应负“连带责任”[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大可;连带责任之诠释[N];广东建设报;2004年
4 湖南省双峰县人民法院 欧阳少林;连带责任判决与执行之间冲突的解决[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李高产;食品安全不妨借鉴“连坐制度”[N];湖北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阎建芳;监理方承担问题连带责任[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3年
7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黄东海;兴泰行“商欠”案揭示传统连带责任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王发强;广告商与无条件连带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0年
9 徐爱国;连带责任和分别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叶映红 顾平;连带责任追偿纠纷如何管辖[N];检察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思思;民事连带责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段晓鹏;民事连带责任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王朝霞;论民事连带责任的适用[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朱晶;连带责任性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元晓鹏;论连带责任的根据[D];郑州大学;2009年
6 胡寅雪;连带责任制度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7 逄颖颖;连带责任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胡新良;中国古代荐举连带责任制度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刘卓悦;论我国建设工程中总承包与分包的连带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陶伟;民事连带责任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01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0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