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唐律“斗杀”考

发布时间:2019-06-18 17:16
【摘要】:唐律"斗杀"可概括为因斗、殴之事而杀人,"斗"与"殴"为伤害行为前后相续的两个阶段。唐律在"斗杀"的时机条件、犯罪工具的使用、客观环境的判断方面皆有具体规定。"斗杀"之罪过形式,可概括为间接故意。唐代传世文献中,少有涉及"斗杀"案件的记载,但宋代史料在"斗杀"立法与司法方面有所记述。通过文献记载可知,"斗杀"在性质上为一类重罪,常赦所不原;但法律实践中"斗杀"与相近犯罪的区分往往产生困难。
[Abstract]:Fighting and killing in Tang law can be summarized as killing because of fighting and brawling, and fighting and brawling are two stages of injury. Tang Law has specific provisions on the timing and conditions of "fighting and killing", the use of criminal tools and the judgment of objective environment. The form of crime of "fighting and killing" can be summarized as indirect intent. In the literature handed down in Tang Dynasty, there are few records of "fighting and killing" cases, but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Song Dynasty are recorded in the legislation and judicature of "fighting and killing".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cords, it can be seen that "fighting and killing" is a kind of felony in nature and often pardoned, bu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ighting and killing" and similar crimes in legal practice is often difficult.
【作者单位】: 甘肃政法学院;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2011年甘肃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唐律中国的情理法研究” 甘肃政法学院校级科研资助重点项目“唐律中的情理法研究”(GZF2011XZDLW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9;D9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朱颢;关于单位累犯的几点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庄华峰;北朝时代鲜卑妇女的精神风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王兵,张征;试论庄子学派与宋玉的亲缘关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郑学益;思想制胜的新世纪营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张碧波;箕子论——兼论中国古代第一代文化人诸问题[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10 冷卫国;东晋赋学批评的分期及时代特征[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宏;;论《刑法》第306条“律师伪证罪”[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2 阿风;徽州文书所见明清时代妇女的地位与权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金星;论诱惑侦查[D];吉林大学;2004年

7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8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沈大明;《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秀玉;儒道人性论与治国理论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1年

2 戴新时;有组织犯罪刑事立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3 杜启新;论自首制度[D];郑州大学;2001年

4 姚玮;论间接实行犯[D];郑州大学;2001年

5 郭素琴;论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D];郑州大学;2001年

6 李方平;交通肇事罪逃逸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7 郭海亮;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8 谢开军;论贪污罪客观要件[D];湘潭大学;2002年

9 周剑君;侵犯著作权罪立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10 洪韬;计算机犯罪的认定及防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林;;唐律“劫杀”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王p,

本文编号:2501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01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f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