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俄罗斯人权全权代表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04 13:07
【摘要】: 本文从制度、实践和理论层面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俄罗斯人权全权代表制度。 第一章界定俄罗斯人权全权代表制度的性质。首先,认为俄罗斯人权全权代表是一个具有独立法律地位及法律保障,旨在保障人权以及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国家机关。其次,回顾俄罗斯人权全权代表制度的历史并且对该制度现状进行论述。最后,对俄罗斯人权全权代表的法律地位进行界定。本章为全文的深入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重点对俄罗斯人权全权代表制度进行法理分析。首先,探讨人权与公民权、人权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其次,阐释俄罗斯人权全权代表制度的宪政基础,揭示了人权保护的宪法意义以及人权代表制度的宪法法律基础。本章为全文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讨论人权代表制度的机构设置、权力配置以及运行程序。在宪法中确立人权代表机构的地位是其独立和稳定的基础。宪法和法律规定了人权代表的任职资格与职位保障,该机关拥有的人事权,国家财政保障其活动经费。这进一步保障了机构的独立。首先,论述人权代表的组成、选任和保障。其次,论述人权代表制度与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的关系。最后,探讨人权代表的职权以及运行程序。本章从制度、实践层面对俄罗斯人权全权代表制度进行深入剖析。 第四章分析俄罗斯人权全权代表制度的成因和启示。首先,重点分析和总结人权代表制度形成的三个原因。其次,进一步阐释人权代表制度在实现人权的保护以及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在全文对俄罗斯人权代表制度的分析和阐释基础上,揭示该制度对我国人权保障制度构建的启示,这样也许会对我国人权保障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有一定参考价值。
[Abstrac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Russian human rights plenipotentiary system from the institutional,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levels. The first chapter defines the nature of the Russian human rights plenipotentiary system. First of all,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Russian Plenipotentiary for Human Rights is a state organ with independent legal status and legal protection, which aims to protect human rights and the rights and freedoms of citizens. Secondly, it reviews the history of the Russian human rights plenipotentiary system and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ystem. Finally, the legal status of Russian human rights plenipotentiary is defined. This chapter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full text.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legal analysis of the Russian human rights plenipotentiary system. First of all, i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ights and citizenship, human rights and state power. Secondly, it explains the constitutional basis of the Russian human rights plenipotentiary system, and reveals the constitutional significance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 and legal basis of the human rights representation system. This chapter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ull text.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stitutional setting, power allocation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of the human rights representation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us of human rights representative bodies in the Constitution is the basis for its independence and stability. The Constitution and laws stipulate the qualifications and job guarantees of human rights representatives, the human rights of the organ, and the state finance to guarantee the funds for their activities. This further guarantees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institution. First of all, it discusses the composition, election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representatives.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rights representation system and legislation, judicial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s. Finally, the functions and powers of human rights representatives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are discussed. This chapt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ussian human rights plenipotentiary system from the system and practical level.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Russian human rights plenipotentiary system. First of all, i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thre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human rights representation system. Secondly, it further explains the important role of human rights representation system in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supervision of state organs.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Russian human rights representative system, this paper reveal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system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which may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51.2;DD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立;;以科学发展看待人权保障——基于发展的人权路径分析[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何颖;;发展权:人权实现与发展的保障[J];新视野;2008年05期

3 杨丽娟;;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人权发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邹永凡;吴德勤;;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权意蕴[J];社科纵横;2010年12期

5 苏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人权发展的指南[J];人权;2002年05期

6 李世安;全球化与人权发展不能按美国模式进行——“全球化、发展和人权”国际研讨会综述[J];人权;2003年01期

7 陈仕伟;龙凤荷;;邓小平人权思想探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人权》2007年总目录[J];人权;2007年06期

9 涂小雨;赵雄;;科学发展观的人权诠释[J];新疆社科论坛;2008年02期

10 仇春川;;我国人权事业30年发展道路初探[J];人权;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文龙;;中国人权发展60年的轨迹与趋势——以30年为研究单位的整体分析[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何娜;;国际法视野下的儿童人权考察[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3 唐卫星;;试论依法行政与人权保护[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岳悍惟;岳悍怡;;从国家农民向社会农民的转变看我国农民的人权发展[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宋月红;;西藏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谈判及签订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军;;试论公民权与人权的差别[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7 祁志祥;;“人权”入宪的历史回顾及意义评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8 王明迪;;“人权入宪"与我国人权保障的发展[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志尚;;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人权建设[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10 李义彬;;南京政府的联苏制日方针[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明峰;改革开放与人权发展研讨会召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记者 汪嘉波;首届世界大型基金会北京高峰论坛在京开幕[N];光明日报;2009年

3 谭明悦 高志民;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启动“光标榜样基金”[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闻一;国防委员会红军和红海军特命全权代表[N];学习时报;2011年

5 ;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发言(摘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6 记者 宋维根;蒙古国政府驻扎门乌德全权代表接见“重走张库大道”采访团[N];张家口日报;2011年

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王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发展道路[N];人民日报;2011年

8 ;黄孟复率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代表团访问欧洲三国[N];人民日报;2011年

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王晨;在北京人权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记者朱采菊;罗一民会见美方专家学者[N];南通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强;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东;人权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裴婷婷;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段爱群;论WTO中的财政补贴与我国的战略取向[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3年

5 赵晶;国家义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继良;中共人权理论与中国人权立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勇;冷战后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国内政治分析(1989-1996)[D];复旦大学;2011年

8 王国锋;论结社权[D];吉林大学;2010年

9 刘娟;人格尊严及其实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继恒;环境法的人文精神论纲[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琨;俄罗斯人权全权代表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朱同江;论人权的限度[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怡然;多元文化视野下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模式选择[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苏敏;拉丁美洲地区人权理论与实践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5 丁岭杰;人权的反抗性与反抗的权利[D];南昌大学;2011年

6 肖霖;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人权发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7 卢蕊;从人的需要看:人权存在形态及其转化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8 焦伟;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方贺;中国人权外宣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刘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人权建设探讨[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09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09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0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