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权力与权利的博弈——法律起源问题迷雾之争的本质

发布时间:2019-07-16 15:23
【摘要】:在中国1970年代末期,对于法律起源问题中的"国家与法律孰先孰后"之争的解读绝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学术理论的角度,而应当以中国当时的社会情势为背景。在这种场域中,"国家与法律之争"实际上在其背后是当时中国社会为了进行权利的启蒙,引入权利的话语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而引起的热点现象。权利话语为了能够顺利进入中国社会,为了实现权利能够制约权力,能够被中国传统文化所接纳,于是"国家与法律孰先孰后"之争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凸显出来了。
[Abstract]:In the late 1970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spute over the origin of law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law should not only be limited to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theory, bu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in China at that time. In this field, the dispute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law is actually a hot phenomenon caus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iscourse of right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n order to enlighten the Chinese society at that time. In order to enter Chinese society smoothly and realize the right to restrict power, the discourse of rights can be accepted b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o the dispute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law has become a hot issue of social concern.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褚宸舸;;论法律起源研究的中国化——一个知识谱系的反思[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志远;;质询权初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朱洪军;解构与重建——试析康有为复兴儒学的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谢懋金;试析近代激进思想的生成原因[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4 苏全有;;论清末的省界观念[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5 汪注;;日本:康有为研究关键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苏全有;;辛亥革命促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了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孙晓飞,刘利民;康有为军事改革思想述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周石峰,余莉;康有为、孙中山的性格及其对两派关系的影响[J];安顺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10 王立峰;;论法治型政府的构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志凯;;毛泽东与新中国经济建设[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2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谷秀青;;清末教育社团与地方社会——以江苏省教育会对万缘庵毁学案的处置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王晓雨;;“自由”一语探源——近代中日翻译互动之一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廖曜中;;当前农民工犯罪的根由、特点及应对策略[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刘军民;胡永利;;论提高党防范和抵御执政风险的五大能力[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立人;;戊戌变法时期兴中会和维新派的合作与分歧——兼论康有为早期之反清活动[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8 郝铁川;祁崇信;朱宏传;严惠民;李平;罗长青;;《依法治国理论与上海政府法制建设实践的总体思路研究》(总报告)[A];1998年政府法制研究[C];1998年

9 罗道全;;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的新局面[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李虎;;东亚三国近代文化成因及比较[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刘晖;从“民族救亡”到“民族复兴”—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动因[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7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姜萌;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U,

本文编号:2515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15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9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