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良心自由作为现代宪政的基石——一种康德主义的进路
[Abstract]:Kant is the first thinker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to make legal argumentation for freedom of conscience and regard it as the basis of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lthough Kant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social contract theorist, its theoretical basis is not social contract or the will of the people as the basis of social contract. Kant's theory of social contract is based on the freedom of conscience and social contract, and tries to construct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moral self in the country. The pursuit of freedom of conscience is not only the basic value of Kant's moral philosophy and legal philosophy. Kant also develops it in the system of rights, which makes it fully empirical and has an inestimable impact on the modern constitution, especially the basic Law of Germany. Although "human dignity" is the highest value criterion in Kant's right order, this value criterion is a formal order, which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reedom of conscience. After the Locke transformation of Dworkin, Kant's theory of freedom of conscience also affected the constitutional prac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became the value divisor of modern constitutionalism.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
【分类号】:D9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来梵;;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兼论中国宪法第38条的解释方案[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2 包利民,滕琪;近代社会契约论的权利/权力观的三种维度[J];浙江学刊;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征汉年;刘玲;;习惯权利基本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5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9 张平;;法的核心要素之辩——以法律实证主义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10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林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影视传播研究——以贵州影视作品为例[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吕健;赵伟;;孟子道德自律思想及其现代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吕佳;;大众文化语境下精英文化遭际的文化意味[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燕;;当代詈语的嬗变[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4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仉义品;量能课税原则视域下的《企业所得税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玉鸿;“人的尊严”思想的法律意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陈驰;;论宪法学的人学特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侯宇;;论人性尊严的宪法保障[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李累;宪法上“人的尊严”[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洁;;论卢梭的自由思想——评析《社会契约论》[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2 朱海波;;西欧中世纪社会契约论的发展与繁荣——以自然权利论为视角[J];时代法学;2008年03期
3 谭界;;从民主到专制——解读卢梭《社会契约论》[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4 施冬生;;解析洛克的自然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包玉秋;;法治与契约理论下制度反腐的立法构架[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3期
6 赵楠;;社会契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7期
7 林奇富;自然、自然法与契约论思维[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黎文娟;王亚琴;;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浪漫情怀[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9 程华;;普芬道夫法哲学思想论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胡晓雨;;从美国《五月花号公约》谈当代中国法治方略[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郭立场;批评与“诽谤”不能相提并论[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2 李雪峰;两民相争,国家岂可渔利?[N];法制日报;2002年
3 秋风;违反“普遍正当性”才是真正的“罪”[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郭锋;精神之火光:法律思想的启蒙[N];法制日报;2008年
5 王晓珊;输送正义的方式[N];吉林日报;2010年
6 李永君;欧洲人的权利意识[N];检察日报;2003年
7 华东政法大学助理研究员 张卓明;多数决民主及其局限性[N];法制日报;2009年
8 同济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徐国忠 同济大学法政学院法理学硕士研究生 顾首明;浅议法的民族性与中国法治化[N];大众科技报;2009年
9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刘练军;宪法精神何处安放?[N];检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先福;法治的合理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爽;社会契约论及其留存下来的法律文化传统[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高小芳;私了的正当性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3 金新宝;试论康德法哲学思想[D];安徽大学;2002年
4 刘长跃;印度宗教自由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徐颢楠;洛克自由主义法律思想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6 程玲;法治唯理主义建构及其批判[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李鲁岳;西方理性自然法历史探源[D];新疆大学;2011年
8 游乐然;边沁功利主义法学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叶宝宁;哈贝马斯协商民主理论下国家公权力的限制[D];广州大学;2011年
10 刘哲;论公民不服从[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0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2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