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实质法治:中国法治发展之进路

发布时间:2019-08-13 14:56
【摘要】:法治既是国家的政治理想,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划分是理解法治这个综合性话语体系的重要工具。当下,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阶段,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必然要求所追求的法治是一种实质法治。当前,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人权司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改革体现了实质法治正在成为中国法治进程的必由之路。
[Abstract]:The rule of law is not only the political ideal of the country, but also an important yardstick of social civilization. The division of formal rule of law and substantive rule of law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understand the comprehensive discourse system of rule of law. 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key stage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deepening reform in an all-round way and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in an all-round way. It is a kind of substantive rule of law to unite the consensus of reform, standardize the behavior of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resolution of contradictions and ensure social harmony. At present, China comprehensively promotes the judicial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by rul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and the system reform of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reflects that the real rule of law is becoming the only way for the process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金钊;;法治与改革思维的冲突及消解[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张文显;;全面推进法制改革,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法学解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01期

3 付子堂;常安;;民生法治论[J];中国法学;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怀林;;法律运行伦理追问的依据和向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叶方兴;;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4 刘爱龙;;法理学三十年之法的价值问题研究述评[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5 陈秀萍;;和谐社会语境中进取性社会利益及司法保护——“彭宇案”引发的思考[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6 徐继强;;从政治概念到法律命题——对“以人为本”的法律及其方法的几点构想[J];北方法学;2011年01期

7 朱力宇;熊侃;;过渡司法及其在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实践[J];北方法学;2011年05期

8 梁鹏;徐学鹿;;论和谐商法[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9 郭栋;;侵权法中的作为义务探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郭一精;;文化自觉视阈下的道德法律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朱富强;;不完全契约、法律协调失败与自我约束机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石愚;;我国行政诉讼异地管辖制度疑与探[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7 樊安;英美法理学中的整体性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9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夏兰英;良知不存,,法将焉附[D];湘潭大学;2010年

5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委;法律秩序的生成[D];湘潭大学;2010年

7 毛忠华;程序正义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原黎黎;从“清官情结”看徒法不能以自行[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孙长城;试论公民法律意识的生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渭滨;;“平均地权”本义的由来与演变——孙中山“民生主义”再研究之二[J];安徽史学;2007年05期

2 甘阳;走向“政治民族”[J];读书;2003年04期

3 约翰·W·海德;李松锋;;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法治[J];比较法研究;2013年02期

4 范正宇;民本主义:在孟子和他的身后[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夏良才;论孙中山与亨利·乔治[J];近代史研究;1986年06期

6 沈渭滨;;“民生主义”研究的历史回顾——孙中山“民生主义”再研究之一[J];江海学刊;2007年04期

7 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法学研究;1998年01期

8 曹锦清;;市场、社会与社会建设[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孙立平;;确立社会转型新思维[J];领导文萃;2013年14期

10 赵法生;;没有法治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J];领导文萃;2013年1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峰峰,郭庆珠;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我国法治转型现实课题的法理解析[J];社会科学家;2005年03期

2 史海泉;;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类型取向[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陈金钊;;魅力法治所衍生的苦恋——对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思维方向的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陈金钊;;对形式法治的辩解与坚守[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喻义东;;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对我国民族和谐的法律基础的考量[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2期

6 黄文艺;;为形式法治理论辩护——兼评《法治:理念与制度》[J];政法论坛;2008年01期

7 熊瑛;;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法治思维观的比较与抉择[J];领导科学;2014年11期

8 魏治勋;彭宁;;形式法治及其中国关怀[J];学习与探索;2014年07期

9 陈金钊;;实质法治思维路径的风险及其矫正[J];清华法学;2012年04期

10 陈燕;;“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研讨会实录[J];行政法论丛;201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彭高俭;;建设法治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孙丽岩;吕PrPr;;片纸窥法治——从董必武“依法办事”思想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上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 刘作翔;不能把形式法治看得太低[N];南京日报;2013年

2 周祖成;法治建设中的形式法治与德性基础[N];法制日报;2012年

3 华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吴情树;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N];检察日报;2011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作翔;关于司法基础理论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12年

5 田飞龙;洗冤是法律人的社会责任[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6 晏耀斌;一起奸幼案的起伏逆转[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郭庆珠;新中国60年法治建设历程[N];天津日报;2009年

8 傅达林;毛笔与软法[N];检察日报;2011年

9 林来梵;“法律保留”的诱惑[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武林;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及其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6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26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c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