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社会变迁中的法律渊源概念——以习惯为例的考据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9-10-08 21:27
【摘要】:习惯作为法律术语与法律渊源作为法律术语在历史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法律渊源词义的变化,与习惯法律地位的变化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于:当习惯成为当时的主要法律渊源之时,法律渊源词义清晰;当习惯被剔除了法律渊源之后,法律渊源的词义越来越模糊。通过考究习惯的法律渊源地位,实际上是通过历史回顾,在确定法律渊源词义的基础上,认可习惯的法律地位。习惯具有法律渊源地位,是对习惯应然法律地位的最佳描述。
【作者单位】: 湖南行政学院;
【分类号】:D9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潘华仿 ,高鸿钧 ,贺卫方;当代西方两大法系主要法律渊源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1987年03期

2 桑德罗·斯奇巴尼,薛军;法学家:法的创立者[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3 中英伦葩;;试论1804年《法国民法典》[J];法国研究;2006年02期

4 彭中礼;;论习惯的法律渊源地位[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彭中礼;;论法律形式与法律渊源的界分[J];北方法学;2013年01期

6 彭中礼;;法律渊源词义考[J];法学研究;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蒋志如;;两条道路如何抉择?——对《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文的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蒙晓阳;;物的概念价值——由物的历史演进归结[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胡小红;;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何越;;从嫁妆制度的变化看古罗马社会妇女的经济地位[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7 章柏杨;;意思自治原则及其限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王海明;;论罗马法上债的保全——以反欺诈债权人为中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9 刘帆;;论我国定罪司法解释的标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刘志峰;;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行政审判制度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张百灵;;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高军;;宪政视野中的当代中国环境危机[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吴俊明;;法律思维的转型与法治建设[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宪权;吴允锋;;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刑法新理念的建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7 翁国民;曹慧敏;徐艳;;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遭遇反垄断的法律对策[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8 张磊;;关于国际法渊源内涵和外延的重新审视[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谢小庆;;论国际法的历史类型[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李青春;;董必武的人民司法观与司法解决纠纷机制在农村社会中的现实困境及运作进路——以民事司法为基点[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解锟;英国慈善信托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郑现U,

本文编号:2546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46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d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