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学专业教学方法体系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基金】:2008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学专业教学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SJB8200008)
【分类号】:D9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瑞全;高等院校法学教学实验课建设初探——兼论阶梯型实践性互动式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2 杨连专;“三位一体”的法学教学法研究[J];教育探索;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志宏;刘朝晖;;论法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2 曾文革;唐仙丽;张燕;张才琴;;法学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杨映忠;《市场营销学》的渐进式系统教学法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李敏,赵显莲,孙远;成人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探析[J];成人教育;2004年01期
5 徐立;;试论法学教育目的与诊所式法律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致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6 焦富民;;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法学教育的改革[J];法学家;2003年06期
7 许从年,刘俊,樊清华;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与法学专业开放式实验课程设置的探索[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范利平,孙晓萍;传统法律教育方式的修正——诊所式法律教育[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左卫霞;;诊所式法学教学方法研究[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10 沈木珠,乔生;国际贸易法的新发展及其教学变革新思路[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3年
2 袁广林;我国警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谢长发;诊所式法律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艳平;司法实习向何处去[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晓凤;信息技术与法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康;中国社区法律诊所教育之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恒超;侦查学专业教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梁岩;雇佣犯罪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艳,郭长江;从理到案和从案到理——教师教学成长道路的探索[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9期
2 杨继;德国法学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展洪德;;论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困境与突围——以法学的实践教学为视角[J];中国林业教育;2011年04期
2 李光宇;;社会现实与法学理论的平衡——付子堂先生的法学思想点滴[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5期
3 刘仁文;;法学与数学[J];法制资讯;2011年07期
4 ;稿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季卫东;;中国经验与“法与发展”研究的范式转换[J];中国改革;2010年07期
6 毛克盾;;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高校法学互动教学模式[J];美与时代(下);2011年08期
7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征稿启事[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2011年《法律适用》“三峡杯”征文启事[J];法律适用;2011年09期
9 高毅;;基于CSSCI的国内法学译文文献的研究现状与特点分析[J];情报杂志;2011年09期
10 王红;;析法律解释及其法律效力(上)[J];中国标准导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国滢;;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2 尤俊意;;新阶段法学理论创新发展的十大课题[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尤俊意;;60年来上海法学专业教育和理论研究观察[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4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春杨;;论董必武对我国法律教育和法学文献的贡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6 郭成伟;苗鸣宇;;略论董必武法律思想的特色[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7 李光耀;;论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8 姜明安;;前言[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9 周国均;程绍燕;;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与法学人才的培养[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10 蒋传光;;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专栏·名家 刘仁文;法学与数学[N];检察日报;2010年
2 姜涛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通说乱象亟待纾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喻中;“毋忘我”:中国法学理论的憧憬[N];检察日报;2009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蒋熙辉;法学不应当成为“屠龙术”[N];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卉;清华精神是清华法学发展的源源动力[N];检察日报;2011年
6 上海市法学会会长 吴光裕 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校长、教授 何勤华 上海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月刊总编、教授 童之伟 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员 沈国明 上海市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叶必丰 上海市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沈志先;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的新跨越[N];解放日报;2008年
7 陆剑锋;法学理论工作者的时代担当[N];法制日报;2009年
8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喻中;何枝可依[N];检察日报;2010年
9 记者 博悦;积极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法学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繁荣法学理论研究 促进法治环境建设[N];文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云;当代中国权利问题研究检视[D];吉林大学;2008年
2 刘剑;卡尔·卢埃林法律职能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张浩;法律体系的自治性[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陈f ;论马克斯·韦伯的法学理论及其两面性[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立伟;正当性:对昂格尔理论的一种解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朱祥海;国家主义法哲学[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杨贝;衡平论证理论的初步建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江利红;日本行政过程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杜建明;论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远征;法学发展与时代精神[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任传宇;布雷克顿的法学理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邵文涛;我国本科法学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苟劲;西南政法大学1982-2008年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透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孙成林;论庞德法学理论中的系统论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郑艺群;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D];福州大学;2005年
7 王强力;卡多佐法官的法律哲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鲁强;试论法律诠释学中的“先见”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金晶;大众的反叛[D];苏州大学;2007年
10 陈希;回顾与反思[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8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4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