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涉外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6 09:41
【摘要】: 法律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内政外交的主要依据之一。随着对外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涉外法律制度从无到有并渐趋完备,成为处理涉外纠纷,规范来华外国人的准则,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国家涉外事务的顺畅进行。 公元七至九世纪的唐朝,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也是封建社会对外交往最为活跃的时期。唐朝政府以积极的外交态度和开放的对外政策谋求和平的国际交往,空前繁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来华学习、经商和生活,唐朝政府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则和法令制度,并由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专负其责,从而形成了唐朝完善的涉外法律制度,造就了有唐一代对外交往的繁盛局面。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深入探讨唐朝的涉外法律制度: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唐朝涉外法律制度的形成。唐朝之所以出现较为完备的涉外法律制度,其形成原因是多个方面的:首先,唐朝开放进步的外对观念与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是涉外法律制度形成的思想指导;其次,唐朝繁盛的对外交往局面是制定相应涉外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因;最后,唐朝完善的法律体系提供了立法依据,保证了涉外法律制度的合理制定。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唐朝涉外法律制度的构筑。大量的外国人来华生活、经商和学习,涉外关系的调整不可避免,为处理好与这些外国人的关系,解决好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事务,唐朝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律令制度对他们加以管理。制度涉及到涉外民事和经济等多个方面,内容详实,规定细致,确保了唐朝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 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唐朝涉外法律制度实施的原则。文化的多样性反映在法律方面就是各国法律规定的不同。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各国家的法律制度有异,唐朝政府制定了相关涉外法律规定,实施了与之相适应的涉外原则,以便妥善处理在商业贸易和日常交往中引起的民事纠纷和形式冲突,彰显天朝上国的博大胸怀。 第四部分主要考察唐朝涉外法律制度的维系。为了适应对外交往管理的需要,唐朝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的涉外管理机构与相关职务,来加强唐朝对涉外事务的管理。这些机构与职务彼此协调、密切配合,形成了完整而有效地涉外管理系统,保证了唐朝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 最后的结语部分,主要总结唐朝涉外法律制度的特点与影响。有唐一代的涉外法律制度呈现出几个特点:1、制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制度内容多具首倡精神;3、制度重视涉外民事和经济的立法;4、制度的管理与实施更加规范和严密;5、制度影响深远且具有借鉴意义。 总之,总结唐朝涉外法律制度确立、实施的经验,不仅有益于深入了解唐朝社会对外开放空前发展的原因,亦可对后世封建王朝在涉外法律制度上追本溯源,同时,还可以为现阶段的对外开放和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9
本文编号:2549920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9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丽;唐宋时期化外人的相关法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谭晓yN;影响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原因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9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4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