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国百年法治文化的第三波

发布时间:2019-10-18 16:08
【摘要】:法治文化当于百年前后论升降。从辛亥革命前后开始兴起的百年中国的法治文化大潮,依次涌现出了三股此起彼伏的波澜。法治文化的第一波,是20世纪初期开始的国家主义法治理念,其核心价值是国家富强。第二波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自由主义法治理念,其核心价值是个人自由。2006年正式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超越于国家主义法治理念与自由主义法治理念的法治文化形态,代表了中国百年法治文化的第三波,其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百年中国先后兴起的三波法治文化大潮,其演进规律,恰好体现了百年中国的法治文化从"正题"到"反题"再到"合题"的辩证法。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诚,杜晓成;为国家主义法制观正名——以新中国1949年至1957年的法律实践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生斌;司法程序公正的历史性和时代要求——兼评我国司法程序公正的现状及其发展空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宋彬,马广亮;当事人参与行政程序制度之构建[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李先波;论依法治国的法治环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4 叶长茂;构建公民社会: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J];东南学术;2005年02期

5 胡志超;程序公正与中国法治之路[J];法律适用;2003年08期

6 郝银钟,席作立;宪政视角下的比例原则[J];法商研究;2004年06期

7 孙国华;朱景文;叶传星;;1998年法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1999年Z1期

8 叶长茂;论市民社会的建构和培育[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索宁宁,杨开拓,缴增旭;民法本位探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佟吉清;论我国立法公众参与的法理基础[J];河北法学;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毅;;行政执法责任探讨[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江平;税收法治论纲[D];厦门大学;2002年

2 刘坤;公司自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崔拴林;论私法主体资格的分化与扩张[D];厦门大学;2005年

5 尹奎杰;权利正当性观念批判[D];吉林大学;2006年

6 庞正;法治视阈下的非政府组织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任瑞兴;诉权的法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傅耕石;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中国语境下的审视[D];吉林大学;2007年

9 于延晓;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高淑贞;论受教育权[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英;试论我国再审程序的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肖向荣;个体自由与政府权力:市民社会组织的法治功能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晓莉;法定权利的实现与司法救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席作立;论刑事拘留的比例原则[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预震;论中国的市民社会:历史考察与现实建构[D];苏州大学;2003年

6 罗卫红;内部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D];湘潭大学;2003年

7 李岩;居住权制度的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陈红;论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王芸;邓小平法律思想探析[D];安徽大学;2004年

10 李百顺;试论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本文编号:2551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51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5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