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五代后唐刑事法制之变化——兼驳五代“无法”、“刑重”说

发布时间:2020-02-22 19:05
【摘要】:法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五代乱世是一个无法或滥刑的时期,从而致使五代法史研究薄弱。然以五代中段的后唐为例,翻检史料,可以发现情状并不如此。在刑事立法方面,后唐官僚阶层重视法律,产生了颇具规模的立法成果。在刑书编纂形式上,后唐继承唐中后期法制传统并向纵深发展,"刑统"和"编敕"影响至宋。这具有典型的唐宋变革时期的承启性。刑法条文则兼有轻重,并非一味强调严刑峻法。在司法实践方面,既有循法慎刑的案例,亦不乏恣意滥刑的案例,由此导致后唐刑事法制矛盾运作的面向。这些变化提醒法史学界,加强五代法史研究,对于正确认识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连宏;;五代刑罚制度的变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王俊;;略论五代法制对宋朝的影响[J];法学杂志;2007年04期

3 曹强新;;五代监狱制度考略[J];理论月刊;2010年10期

4 侯雯;五代时期的法典编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马小红;;简析五代的立法状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杜文玉 ,李洪涛;五代立法与司法制度初探[J];思想战线;198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天水;;宋元公案小说与宋元法律[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2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4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余文兵;;试论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郭淑新;董秀丽;;中华民族的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辩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郭洪伯;;“郡守为廷”——秦汉时期的司法体系[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胡耀飞;;五代蜀地粟特系沙陀人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秦玉娈;袁辉;唐芳;;和谐社会下如何树立国人的法律信仰[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9 刘涤宇;;街头文化的空间基础——历代《清明上河图》中街道空间结点与相关生活场景分析[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10 万明;;明代税票探微——以所见徽州文书为中心[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周磊;法律与身体[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玫;试论性与法的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11期

2 林跃轶;;论唐代军事法的借鉴价值[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3 刘志强;;梁启超宪政路径及理论考察[J];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4 肖光辉;;日本传统法律文化在近现代的变化[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刘小荣;金雅兰;;《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用语变化解析[J];政法学刊;2007年02期

6 朱洁;;民国初年妇女在婚姻家庭中法律地位的变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郑博旺;;当代中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方慧;;略论元明时期云南白族地区所有权的变化[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05期

9 程鸿勤;;法含义阐变——纪念新中国60周年的法文化思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徐宝龙;;《宋刑统》对《唐律疏议》的继承和变化[J];经营管理者;2011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李永君;老贝里:英国刑事法制的象征(一)[N];检察日报;2003年

2 ;老贝里:英国刑事法制的象征(二)[N];检察日报;2003年

3 刘仁文;刑法学应“瞻前顾后”[N];检察日报;2003年

4 记者 陈晓燕;建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N];团结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文晖;反腐,我们是否提倡“大义灭亲”[N];检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敏;规范与价值:近代中国刑事法制的转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吕志兴;宋元丰以后法律体系的变化[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徐静;精确与模糊:刑事法制中法律语言二维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张少利;五代司法体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林乐鸣;中国法制近代化开端期的刑事一体化趋势[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卢志攀;唐代军事法律的前后变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建;五代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及影响[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章健;五代刑事法律制度变化及其影响[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1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81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4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