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核心价值理念的生成及其深层动因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2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张传开;试论时间范畴的起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朱德生;关于辩证法的逻辑与历史的根据[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5 张传开;古希腊哲学范畴发展的历史和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程乃胜;;论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哲学研究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章礼强;汪文珍;;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小军;;基于自我意识培养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效能提升[J];学理论;2011年21期
2 马立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发展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3 张宇;;现代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J];世纪桥;2011年13期
4 张延华;;刍议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人格培养[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杨玉梅;;论主体间性视阈下的经济法合作式教学[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4期
6 樊秀英;毕珍珍;;英语教学技巧初探[J];世纪桥;2011年11期
7 徐海燕;;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培养[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8 穆竞;王艺容;龙文静;杨阳;;孤儿的社会支持、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学理论;2011年20期
9 王润萍;;道德教育呼唤人性的回归[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10 潘东东;;论公民游行示威权利的法律保障[J];改革与开放;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2 刘芳;;张扬生命的活力——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3 迟立忠;王立才;;初中生内向/外向性自我意识及自我监控与应付方式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洪;范方;苏林雁;;青春期前后儿童焦虑情绪的变化及其与自我意识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旭;周菲;;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意识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康铁君;高健;邓德容;吴冰;孟涛;;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的调查与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胡文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探索[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森林;;评实践的主体性解释模式[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庄柏泉;王吉;;探索主体性教学规律[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娟;谈谈朗诵教学的活动性、主体性和开放性[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2 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 贾连越;关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思考[N];科技日报;2004年
3 ;谷中信一:努力追求真实一致的历史表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钱碧玉;教育是农业[N];无锡日报;2009年
5 山东省青州市弥河初级中学 戴明燕 杨翠;试论学生写作主体性的培养[N];学知报;2011年
6 江苏锡山市华庄高级中学 王惠东;“学生主体性”管理模式初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马中柱;高扬党的主体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N];广州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柳刚;正确对待自我意识强的战士[N];解放军报;2005年
9 东北师范大学 潘永兴;教育中的激励:一种教育自觉的理念[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李召存;教育理论自我意识的彰显[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英林;高校德育主体的矛盾困境及其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广兵;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龙斌;人的自我论[D];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
4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王善平;资本主体性批判[D];复旦大学;2004年
7 林秀琴;寻根话语:民族文化认同和反思的现代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保彦;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9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扬帆;九十年代散文主体性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燕群;试论丁玲早期小说创作的主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江娜;寻找自我[D];吉林大学;2005年
4 陈巧玲;主体性开放式动态系统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董娜;试论当前高校德育中的主体性和规范性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邹尚非;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控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文正;论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瑞玲;论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D];苏州大学;2005年
9 李好志;高中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光强;课堂文化中学生的主体性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82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8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