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美国专利间接侵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01:30
【摘要】:专利间接侵权制度是美国专利法上一套独特的权利保护制度,源起于1871年的司法判例,立法价值取向在于为专利权的保护寻求最大化,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扩及非专利产品。为专利权人设置禁止间接侵权行为的保护制度,在实体法的意义上拓展了传统理论中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在程序法的意义大大节约了专利权人的维权的诉讼成本。目前国内对该制度进行深入研究的并不多,尤其是能够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和阐释美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论著较为少见。由于我国所加入的有关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并未规定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因此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立法界对该问题做出反应的并不多;但随着相关的案例的出现,司法实务界对此已经有了相当的研究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在我国专利法第二次修改过程中,国家知识产权局曾为增加专利间接侵权规定做出努力,但以失败告终。随着美国经济技术、跨国贸易的发展和强大专利技术的辐射作用,这一套独特的法律制度渐渐被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采用,成为当今国际专利保护体系中颇为成熟的法律运作机制。本文试以美国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历史的追溯为明线,探求间接侵权制度的详细构建;以英美法系传统的控诉与抗辩庭审模式为暗线,并根据英美法系判例法的特色,辅以详尽的判例和立法资料,着重墨于间接侵权的判定与抗辩,并论及间接侵权责任所特有的救济方式;从哲学角度审视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法律价值,,构建完整的美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框架;最终提炼该制度的合理性成份,以作为我国立法之启示。 本文共计五万四千余字,除引言和结语,全文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美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概述。专利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行为本身并未全面覆盖专利权技术方案的所有技术特征,但却诱导、怂恿、唆使他人侵犯专利权,对直接侵权行为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专利间接侵权行为特点和经济科技的发展规律,间接侵权更为侵权人乐于采用,逐渐成为美国专利侵权的一种常态形式。 第二部分通过大量的判例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追溯了美国专利间接侵权的发达史。美国是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发源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也最大,有关的论证也最深入,当然其发展史也最为曲折,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本部分以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发展史为线索依次展开,对每个阶段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判例,分析法院做出这种判决的观点和理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71.2;DD9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明;;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可操作性难题及其应对[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8期

2 杨延超;;为专利权质押正名[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7期

3 陈悦;;我国专利权的行政保护浅析[J];现代交际;2011年08期

4 陈悦;;论如何完善我国专利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度[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5 杨红军;赵加兵;;专利权权利用尽原则研究[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7期

6 杨萌;郑志柱;;专利间接侵权与专利侵权判定原则[J];知识产权;2011年04期

7 刘远山;余秀宝;蔡清明;;我国专利权投资入股论要——以《公司法》的规定为视角[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刘斌斌;张恩凯;;专利权的许可形态及其对价[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9 任燕;邵珊珊;;略论日本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对中国的启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冯涛;李冠新;;专利权投资的经济效用与法律规范分析[J];知识产权;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霞;;专利侵权诉讼中合同抗辩效力的认定[A];专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2 刘立平;;再谈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与专利权的国际用尽论——析日本最高法院1997年7月1日“BBS铝制车轮”三审判决案[A];专利法研究(1998)[C];1998年

3 徐棣枫;厉宁;;试论滥用专利权——专利领域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4 白光清;;专利侵权抗辩研究[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5 尹新天;;专利权的国际用尽及平行进口问题[A];专利法研究(2003)[C];2003年

6 程跃华;;专利使用侵权责任研究[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7 刘国伟;;美国的KSRv.Teleflex案与中国的创造性问题的审查[A];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闫文军;;美国专利滥用原则评介[A];专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9 韩晓春;;涉及专利的合同登记的法律效力[A];专利法研究(2000)[C];2000年

10 吴焱;;对新专利法实施后专利程序中三要素管理的一点思考[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平;应建立专利间接侵权制约制度[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2 田浩;“天下第一刀”专利权复归专利权人[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记者 乔地;我专利权人状告日本索尼、佳能公司[N];科技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胡Z

本文编号:2595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595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a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