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中国法治建设中本土因素对法治进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07 23:38
【摘要】:在刚刚迈入新世纪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法治建设已经成为当今我们国家政府和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们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加入世界经济俱乐部,融入整个环球市场,中国就必须要遵循其游戏规则。这就要求我们建设更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更为透明的、更为民众所接受的法治。 应该说对于法治建设的探讨并不能算是一个新的话题,甚至可以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段弯路和歧途。我们从一开始盲目的追求立法的数量和覆盖面到后来相对理性的重视立法质量而寻求“良法”;从改革开放之初原搬照抄的“拿来主义”,仅仅移植或者嫁接现代西方法治理论和精神到现在开始回归本土,重视本土因素发挥的作用。整个的法治学术探讨正朝着更为务实更为可行的方向发展。 当前中国理论界对于法治的探讨研究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借鉴研究相对较为先进的现代西方的法治理论和实践的同时,,很容易忽视当前中国的现状,虽然说外国先进理论结合当前中国实践并不是什么新的课题,但是对于应该把我们的本土因素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和如何利用仍然没有一套很好的方法,很容易进入盲目将中国实际强行适应所谓的现代法治理论。在笔者看来,进行法治建设推动法治进程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量本土因素,主要是要研究中国薄弱的经济基础、独特的传统法治文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渐进性和长久以来市民社会的缺失。以上几点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特殊性。 结合以上所述的四点本土因素,寻找到一个适应中国实际的法治建设之路应该是我们现在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这样的思考和研究必然是一个长期而且艰难的过程,对于笔者来说也很难寻找到一个明确且行之有效的答案和出路,只能说我们的努力方向应该是清晰不变的,即充分考虑中国当代的现状,充分认识到我们所独具的本土因素的现代意义,对其按照现代法治理论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完成本土因素与现代法治的兼容与转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宁;张宇坤;;对后现代法学思潮的审视与反思——兼论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意义[J];理论月刊;2010年05期

2 刘武俊;;中国法治建设还要继续给力[J];改革与开放;2011年13期

3 陈小明;;试论宪法司法化[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卓泽渊;;中国现代法治的反思[J];政法论坛;2007年03期

5 曾中华;;中国法治应重视行政人员的构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6 田宏伟;;法律信仰:真实还是幻象[J];学习与探索;2011年04期

7 杨颖;;论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及其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夏勇;;十字路口话法治[J];书摘;2007年06期

9 江平;;中国法治建设的四条主线[J];政府法制;2011年08期

10 封丽霞;;《依法治国的“江苏探索”》专题报道之五 转型中国的法治发展[J];民主与法制;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毅;;中国民法典编纂的法治价值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2 陆静;;我国劳动法治的30年历程、经验及未来走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3 程绍燕;周国均;;以和谐司法促社会和谐——兼论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4 韩立余;;中美知识产权案的法治意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5 凤跃;;法科学生素质初探[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杨晓惠;;WTO机制与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龙;中国法治建设将出“年度报告”[N];人民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宋利彩;《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09)》发布[N];中国妇女报;2010年

3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王利明;把视野放在中国法治建设中[N];检察日报;2011年

4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黄进;中国法治建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N];陕西日报;2009年

5 记者 梁捷;《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09)》公布[N];光明日报;2010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 李林;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N];北京日报;2009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研究员 李林;新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进展[N];北京日报;2009年

8 江西省婺源县人民法院 詹菊生;法治之树因人民而常青[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08年)[N];法制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蒋安杰;30年中国法治建设的亲历者 见证者[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峰;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飞;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影响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2 石鑫;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视域下中国法治建设思想探析[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李琴宝;中国法治建设路径选择[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光彬;民间规则的特性及其趋向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金燕;中国法治建设中儒家伦理对法治进程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0年

7 郭渊;法治意识视角探析中国法治建设[D];东华大学;2011年

8 陈超;尊重生命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李俊;律师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及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文怡;司法失信的成因及法律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18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618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6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