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秦朝灭亡非法家思想之罪

发布时间:2020-05-06 08:15
【摘要】:法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观是人的价值选择莫不出于利害的计算之心,由此否定道德价值,确定了法术势的思想体系,突出特点就是主张重刑,以期达到以刑去刑。秦朝建立14载迅即灭亡,后人多将其原因归诸实行法家思想。然而,考察历史记载可知,秦政权垮台虽然与这些思想不无关系,真正的原因却在于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大兴修建、肆意征伐导致了繁徭重赋,远远超过了当时社会所能承担的最大限度,把人民推到死亡的边缘。求生存才是人民起而造反、推翻秦王朝的真正原因。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关健英;先秦法家的法治精神内涵[J];北方论丛;2004年03期

2 李华明;;中国岩画与世界遗产法律保护[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马世年;韩非身世与生卒年代考略[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林中明;;《诗》行天下:从《盐铁论》大辩论的引《诗》批儒说起[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2 徐乐帅;;中古时期封赠制度的形成[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3 何胜冰;;郭偃及其对韩非的影响[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二辑)——首届“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伏俊连;俗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洋;阐释与重构—《韩非子》研究新论[D];浙江大学;2004年

3 芮东莉;上古汉语单音节常用词本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解文超;先秦兵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玲;先秦法家思想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胡晓华;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王琪;上古汉语称谓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李彤;礼教形成中的汉代妇女生活[D];浙江大学;2005年

9 余全介;秦汉政治与儒生[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李锐;孔孟之间“性”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延娟芹;《晏子春秋》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丹;贾谊作品艺术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廖强;《韩非子》否定副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新春;睡觉类动词的历史演变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5 魏小虎;《事类赋注》的文献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建武;《封神演义》创作思想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彦昌;春秋国际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孙慧明;利·威·名[D];河北大学;2004年

9 宋洪兵;“人情论”视角下的韩非像[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博;扬雄《法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银琴;;周秦时代秦国儒学的生存空间——兼论《诗》在秦国的传播[J];文学遗产;2011年04期

2 童兰兰;;西汉两次法律思想转变的原因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年08期

3 王正立;王明星;;稷下学宫的人物及思想探析[J];作家;2011年14期

4 张连娜;刘红君;;司马迁王朝变迁观念刍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敬龙;;商鞅法家思想的产生与建构[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2 李玉明;杨子荣;;晋国和三晋国家改革的先进历史经验[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阎晓君;;论周秦“治道”及历史影响[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4 郭胜团;倪海权;李德龙;;贾谊早夭原因探析[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5 贺润坤;王新建;;论秦王朝的法律思想及其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的影响[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周湖勇;;董仲舒法律思想探析[A];董子思想初探——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徐风;追问假如[N];吉林日报;2007年

2 徐风;扶苏的悲剧[N];吉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萍;春秋战国赏赐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芬;汉魏之际法家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小岑;荀子礼法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军;“秦政”及其历史观基础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康亚利;《韩非子》与秦汉政治文化建构[D];郑州大学;2012年

5 王德成;儒学与秦代社会[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魏峰;秦始皇、汉武帝文化政策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7 刘荣晖;法家、兵家思想的近缘性与商鞅、韩非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袁方;商鞅的“强秦之计”与秦国的政治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孔宇;秦皇汉武文化政策之比较[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范玉峰;齐法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50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650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b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