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李大钊的宪政思想

发布时间:2020-05-28 23:35
【摘要】: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法学家。李大钊一生学识涉及知识极广,对众多社会科学学科都有研究和探究,且见解独到,特别是对宪法学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更是造诣颇深。但是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将研究视野和研究方向都投放在李大钊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一面,而作为法学家的李大钊却未能引起大家的足够关注和研究。李大钊是我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之一。他对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都有过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探索。李大钊的一生著述非常多,并在众多社会科学领域都颇有建树。本文所要探讨的是李大钊的宪政思想。李大钊的宪政思想是在20世纪初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李大钊宪政思想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民主宪政的理解、认识,另一方面也深刻说明了封建传统政治及其文化观念在中国民主进程的起到非常严重的影响。李大钊的早期宪政思想顺应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潮流,为后来的民主宪政运动提供了许多的理论支持,但是由于思想的局限性也留下了一些值得后人继续深思的话题。全文共从五个部分对李大钊的宪政思想作系统论述。第一部分阐述了李大钊宪政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知识背景;第二部分剖析了其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第三部分介绍了李大钊的宪政思想的精神意义;第四部分论述了其政党政治观和李大钊提出寻求新的政党的重要意义;第五部分是对其宪政思想的客观评析。虽然李大钊的宪政思想并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思想体系,但是李大钊先生通过自己系统的学习法学知识,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宪政思想,通过对中国当时国情的认真分析,为后来的民主宪政运动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我国将来建设民主国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国家指明了方向,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先驱者。他提出的“依宪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思想,有着鲜明的时代超前性和历史预见性,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09.2;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琨;秦杰;;李大钊:生前珍本存人间[J];北京纪事;2011年07期

2 孟红;;李大钊:断头流血又如何[J];开心老年;2011年07期

3 ;李大钊 小三合院见证先驱者峥嵘[J];中华民居;2011年06期

4 张军锋;;英风伟烈——李大钊[J];北京党史;2011年04期

5 ;李大钊 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的举旗人[J];中华儿女;2011年13期

6 ;馆藏李大钊档案[J];北京档案;2011年06期

7 王艳萍;;李大钊三赴河南开封史事疏证[J];兰台世界;2011年14期

8 李敏;;考证李大钊1924年的苏联之行[J];党史博采(纪实);2011年07期

9 康进昌;;李大钊 中国农村建党第一人[J];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13期

10 章敬平;;1927:死于军事法庭的平民李大钊[J];党史纵览;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萧超然;;李大钊与北京大学[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2 孙希磊;;李大钊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吸收与批判[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3 侯且岸;;李大钊民彝思想与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4 张大民;;李大钊教育思想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赵万钧;;浅论李大钊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6 李权兴;吴焕发;;李大钊伦理思想泛论[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7 张兰馨;;李大钊革命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郑志廷;王甲成;;浅论李大钊对农民问题探索的杰出贡献[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9 张旭东;;李大钊同志和东北地区党的早期活动[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童世骏;;李大钊思想中的“民主”观念[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德晟;随同李大钊走上绞架的英烈们[N];黄山日报;2005年

2 张世飞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者[N];北京日报;2009年

3 杨琥 北京大学校史馆;“鲍德荫”、“古里天森”等人究竟是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青岛大学教授 吕明灼;调和论:李大钊对中国“和”文化的独到见解[N];北京日报;2009年

5 习近平;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赵s,

本文编号:26860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6860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1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