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之殇——论近代地方自治对绅权的损害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以明清时期中国乡村社会为背景[J];法学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杜万松;;中国民事诉讼依“法”裁判辨正——从档案统计的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陈兆肆;;清代法律:实践超越表达——以衙役群体运作班房为视角[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3 张研;;清代县以下行政区划[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4 苏全有;;论清末的省界观念[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5 张研;;对清代州县佐贰、典史与巡检辖属之地的考察[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6 郑小春;;清代陋规及其对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的影响——从徽州讼费帐单谈起[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7 岁有生;;清代州县衙门经费[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8 刘伟;;同光年间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嬗变[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9 苏力;;作为社会控制的文学与法律——从元杂剧切入[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10 李艳君;;从“状式条例”看清代对书状的要求[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祖文;;清代嘉庆朝刑科题本中的生监群体[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孙华莹;刘道胜;;明清徽州保甲探微[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虞崇胜;;WTO与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之路[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4 櫘屸亮;;社会变动与地方行政:清代江南的客民控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5 谷宇;;官绅共治与政务协商——传统中国地方治理模式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戴国斌;;文艺生产的武侠人格[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7 黄俊尧;;“先富治村”背景下的基层民主建设——以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视角[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纪霖;;精英的社会史如何可能——从社会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9 梁仲明;宫欣旺;;论危机处理中中央向地方授权的困境及其成因——基于汉、唐、清三代的比较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日根;沈冬丽;;明末至清代诏安地方防御体系设置及其变迁[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4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胡锋;黎元洪与民初政局[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昆励;论洪仁s曅挛潘枷隱D];湘潭大学;2010年
2 彭斌;清代情理审判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晶君;《钦定台规》初探[D];湘潭大学;2010年
4 曾伟;《筹办萍乡铁路公牍》整理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佘伟;婺源《保龙全书》的整理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汪斌;宋恕的佛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琳;明清时期临川士绅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11年
9 侯吉庆;明清时期山西典当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建英;清末官制改革的宪政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周安平;社会自治与国家公权[J];法学;2002年10期
2 谢放;晚清文献中“乡绅”的对应词是“城绅”[J];近代史研究;2000年04期
3 张研;试论清代的社区[J];清史研究;1997年02期
4 郝秉键;试论绅权[J];清史研究;1997年02期
5 郝秉键;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J];清史研究;2004年04期
6 王先明,常书红;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J];史学月刊;2000年05期
7 牛贯杰;从“守望相助”到“吏治应以团练为先”——由团练组织的发展演变看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J];中国农史;2004年01期
8 金钟博;明清时代乡村组织与保甲制之关系[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光奇;近代县制问题的历史思考[J];博览群书;2005年10期
2 李芳;张英洪;;地方自治与自治权成长[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1期
3 龙长安;;清末地方自治与民权保障[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2期
4 邓孔昭;;试论台湾二·二八事件中的民主与地方自治要求[J];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02期
5 陈金龙,余翔;从地方自治到民族区域自治:孙中山与毛泽东自治观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03期
6 喻希来;中国地方自治论[J];战略与管理;2002年04期
7 张玉平;;黄遵宪的地方自治思想[J];嘉应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冒蓓蓓;;乡规民约与国家法的互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罗晓华;郭正林;;参与式民主的实现形式——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在地方自治范围内的结合[J];兰州学刊;2007年10期
10 肖松平;;地方自治与分权制衡:“仇和现象”实质解读[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习彬;李亚;;运行概念与新的组织化理论[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魏益民;张波;房岩强;严军辉;;植物蛋白组织化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高军;何海燕;李习彬;;社会系统组织化设计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王连弟;;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户组织化问题思考[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岳中刚;;试论农产品流通与农民组织化问题[A];“安财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徐有礼;;论30年代乡建运动中的“三自主义”[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7 曹成建;;对同一政纲的理解差异:试析国民政府各级人士对管教养卫的宣讲与运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8 朱富强;邢同山;;组织化、集约化是实现客运市场有序竞争的重要途径[A];全国中心城市道路运政管理工作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周松青;;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地方自治[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10 周松青;;试论清末民初上海地方自治的社会功能[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辰蓉;内忧外患制约我国蜂产业发展[N];中国特产报;2007年
2 记者 杨怀周 通讯员 李凤之 王用兵;东海营造返乡农民创业乐园[N];连云港日报;2009年
3 李宣华;发展组织化经营产业化[N];三明日报;2008年
4 刘明建;新沂市抓培训带动组织化输出[N];农民日报;2004年
5 通讯员 王昌年;奉贤行民粮食合作社凸显组织化优势[N];东方城乡报;2008年
6 唐彬;组织化维权方能确保劳动者权益实现[N];东莞日报;2008年
7 ;南汇积极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集群[N];东方城乡报;2007年
8 杜萌;组织化成人化暴力化日趋明显[N];法制日报;2007年
9 记者 傅旗平;组织化规模化推进罗店农业发展[N];东方城乡报;2007年
10 于民;规范渔民组织化建设的思路及建议[N];中国渔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文婧;英美地方自治制度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李青;论1865-1913年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D];吉林大学;2012年
3 高月;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王勇;中国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曾绍东;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戴小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俊荣;热塑挤压蒸煮技术对鱼肉蛋白质组织化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崔彬;果品产销组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倩;张謇的南通自治及其局限[D];苏州大学;2010年
2 霍晓玲;清末民初河南地方自治[D];河南大学;2005年
3 崔道峰;清末江苏地方自治述论[D];扬州大学;2005年
4 周小平;地方自治的法理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5 刘寞;清末“地方自治”法制的理性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张翠萍;晚清地方自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邓群刚;抗战前十年河北省地方自治问题研究(1928-1937)[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祖宝;清末广东地方自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倪春;论北美殖民地村镇自治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冯向晖;浙江清末地方自治运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01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70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