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11:59
【摘要】:本论文所探索的是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这样一个既有着丰富实践又有着无穷理论的问题。 论文框架由导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言中简述了多角度思维的立法本质及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就中国而言尚待认识与解决的问题所在。结语中重申了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中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及笔者本人的期望。 正文部分共分三章内容。第一章分析了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涉及公众参与的涵义、公众参与动机与行为取向及公众参与的必要性等内容。第二章是当代中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实践及其实证分析,首先论及的是当代中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兴起的原因及参与的方式,其次对中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最后,以广东省人大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两个立法听证会为实例,对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是衡量立法参与的两个尺度,在实践中,重要不在于选哪个,又舍去哪个的问题,而是如何使之完善的问题,并尽量使两者合成一个趋完美的结果。第三章提指出了我国今后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所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思路,公众立法参与所需解决的就是参与广度与深度的结合问题,为此,公众参与意识的强化及参与技术的提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有效利益表达机制的建 WP=4 立及利益表达渠道的拓展等等都不失为解决当今中国公众参与立法问题之对策。 本论文的基点在于:从政治学、社会学、公共选择理论等法学领域外的视角来审视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这样一个法学理论及法学实践问题,以理论为向导,通过对实践的剖析,提出解决今后中国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这一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920.0
本文编号:2775507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920.0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建永;公众参与立法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赵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提案权归属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翟树毅;论立法中的公众参与[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王征;论我国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5 姚峰;立法游说的正当性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6 付颖;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王_g;论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机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冯嘉;公众参与环境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严海燕;公众参与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进;公开地方立法草案征求公众意见的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775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775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