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我国法律漏洞领域的法律适用:方法论的法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0-08-13 19:03
【摘要】:论文分为六部分。 导言部分指出论文的写作背景和问题意识。 第一部分指出法律漏洞问题的发现。建立在唯理论基础上的法典化致力于建构一个封闭的、完整的体系,法官通过推论模式做出判决,这必须以法律是一个无漏洞的体系作为前提。实际上,由于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变,法律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法律方法论通过发展出一些法律适用的方法,认定并填补法律漏洞,帮助法官完成其三重使命。 第二部分指出法律漏洞的概念和类型。来自于生活语言,法律漏洞概念也表明了现行法律体系的违反法律计划的不圆满性。通过对学者们的定义的分析,发现法律计划须通过语法、逻辑—体系、历史、客观目的等解释方法的运用从法律的内在评价体系中获得。由于待决案件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法律漏洞也可以从漏洞存在的领域,从漏洞产生的时间,从立法者有无认知,从规范对待决案件是否有明确规定等角度进行分类。另外还指出文献上的其他分类及冲突漏洞的存在。 第三部分论述法律漏洞的认定。对法律漏洞进行认定和填补是法律适用的特殊情况,故先考量法律适用的一般过程。从案件事实和法律规范的结构的对应中发现法律可能存在漏洞的六种情况,并对其认定进行说明。由此发现,法律漏洞的认定由于要探寻法律规范的评价构成的内部价值体系,确认法律的评价计划及其规整目的,故对法律漏洞的认定是一种评价行为。通过泸州遗赠纠纷案对此进行说明。所以,要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具体包括语法解释、逻辑—体系解释、历史解释,在诠释学基础上实现主观解释和客观解释理论的结合,以使法官对法律的评价计划和规整目的的发现清晰可见。 第四部分论述法律漏洞的填补。法官在填补漏洞时,亦在发现法律,这一活动也要在法律的内在评价体系内进行。为使法官在填补活动中免于恣意,理论上,学者们提供出类推、目的论限缩、个案中的法益衡量等方法,为法官发现法律的行为提供有章可循的途径,通过合理的论证和说明保证裁判的正当性。文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说明对于明显的法律漏洞,要通过类推的方式进行法律适用;对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20.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婉冰;;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方以启;;关于诠释学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3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性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8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张武;论政府经济职权的概念和基本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先钰;;加强法官道德建设是法官职业化的必然要求[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何跃军;;民主与法治的异化:“人肉搜索”的现实映像[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楼建波;;中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一款的文义解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5 周友苏;张虹;;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6 王淑花;;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古典著作解读的批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7 刘友古;;罪与原罪:在《罗马书》中的一种诠释学意义之分析[A];“经典的翻译与诠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姚进忠;;诠释视野下的个案工作[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文东;;解读法治社会中的图书馆法与立法[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韩立余;;WTO争端解决中的案例法方法[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郑现U

本文编号:2792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792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6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