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与读律:清代刑部官员的法律素养——与《〈抱冲斋诗集〉所见清代刑官生涯志业》作者商榷
发布时间:2021-01-10 13:10
中国法律史学界普遍认为,清代刑部出现了专业化的趋势,刑部官员具有较高的律学素养。但也有学者通过考察斌良及其《抱冲斋诗集》、科举首重诗艺、士人追求"清雅"品味之后认为,清代刑部官员因耽于写诗、宴饮诸事而对研读律例不感兴趣,以致律学素养普遍低劣。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其实,斌良及其诗作只是特殊样本,不能说明普遍现象;科举和士习,只能影响却难以支配刑部官员的为官方式和读律态度。因此,写诗、宴游与读律可以并行不悖。另一方面,在审转程序与司法责任的约束下,刑部官员须有较高的律学素养,方能胜任司法工作;由于官场运作惯例的影响,即便堂官们"画黑稿"也不能证明刑部官员的律学素养普遍低劣。据此,刑部官员具有较高甚至精湛的律学素养。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一、从斌良与《抱冲斋诗集》说起
二、刑部官员的写诗、宴游与读律
1.陈灵海的论证思路
2.如何看待刑部官员的写诗、宴游与读律
三、制度约束:刑部官员为何读律
1.从地方到中央的司法集权与程序控制
2.“部权特重”导致的权力集中与司法压力
3.讲读律令、引律断罪与司法责任
四、“画黑稿”与“倒挂”之辨析
1.对“画黑稿”之辨析
2.对“律学素养倒挂”之辨析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抱冲斋诗集》所见清代刑官生涯志业[J]. 陈灵海. 学术月刊. 2018(11)
[2]瓜尔佳·斌良的悼亡诗词小识[J]. 周松. 美与时代(下). 2018(06)
[3]清代刑部之堂司关系[J]. 郑小悠. 史学月刊. 2017(01)
[4]清代刑部官员的法律素养[J]. 郑小悠. 史林. 2016(03)
[5]清代律例馆考述[J]. 李明. 清史研究. 2016(02)
[6]清代刑部司官的选任、补缺与差委[J]. 郑小悠. 清史研究. 2015(04)
[7]清代法制体系中“部权特重”现象的形成与强化[J]. 郑小悠. 江汉学术. 2015(04)
[8]清代刑部官员的形象:自我期许与外部评价[J]. 郑小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9]“吏无脸”——清代刑部书吏研究[J]. 郑小悠. 河北法学. 2015(02)
[10]清代六部司官的“乌布”[J]. 毛亦可. 清史研究. 2014(03)
博士论文
[1]晚清中下层京官的日常生活[D]. 王雁.华东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68765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8(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一、从斌良与《抱冲斋诗集》说起
二、刑部官员的写诗、宴游与读律
1.陈灵海的论证思路
2.如何看待刑部官员的写诗、宴游与读律
三、制度约束:刑部官员为何读律
1.从地方到中央的司法集权与程序控制
2.“部权特重”导致的权力集中与司法压力
3.讲读律令、引律断罪与司法责任
四、“画黑稿”与“倒挂”之辨析
1.对“画黑稿”之辨析
2.对“律学素养倒挂”之辨析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抱冲斋诗集》所见清代刑官生涯志业[J]. 陈灵海. 学术月刊. 2018(11)
[2]瓜尔佳·斌良的悼亡诗词小识[J]. 周松. 美与时代(下). 2018(06)
[3]清代刑部之堂司关系[J]. 郑小悠. 史学月刊. 2017(01)
[4]清代刑部官员的法律素养[J]. 郑小悠. 史林. 2016(03)
[5]清代律例馆考述[J]. 李明. 清史研究. 2016(02)
[6]清代刑部司官的选任、补缺与差委[J]. 郑小悠. 清史研究. 2015(04)
[7]清代法制体系中“部权特重”现象的形成与强化[J]. 郑小悠. 江汉学术. 2015(04)
[8]清代刑部官员的形象:自我期许与外部评价[J]. 郑小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9]“吏无脸”——清代刑部书吏研究[J]. 郑小悠. 河北法学. 2015(02)
[10]清代六部司官的“乌布”[J]. 毛亦可. 清史研究. 2014(03)
博士论文
[1]晚清中下层京官的日常生活[D]. 王雁.华东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68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968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