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发布时间:2021-01-21 13:3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筑牢夯实这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需要重点处理好十五个方面的关系。即法治的普遍性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求的有机统一;良法和善治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政治价值和法治价值的有机统一;公权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统一;法治中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遵循法治建设基本规律的有机统一;坚持法治体系建设和依法治国实践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依宪执政的有机统一;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的有机统一;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从国情出发的问题导向和实现制度现代化的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适用本土资源和适用境外资源的有机统一。
【文章来源】:求索. 2019,(04)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法治的普遍性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求的有机统一
二良法和善治的有机统一
三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四政治价值和法治价值的有机统一
五公权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
六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统一
七法治中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统一
八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遵循法治建设基本规律的有机统一
九坚持法治体系建设和依法治国实践的有机统一
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
十一依法治国和依宪执政的有机统一
十二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的有机统一
十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
十四从国情出发的问题导向和实现制度现代化的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
十五适用本土资源和适用境外资源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若干问题[J]. 宋随军.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3)
[2]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哲学基础[J]. 江应中.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贯彻十九大精神 加快行政法治建设[J]. 江必新. 求索. 2018(01)
[4]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刍论[J]. 江必新. 法学杂志. 2017(12)
[5]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新征程[J]. 李林. 环球法律评论. 2017(06)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独特性及内在根据[J]. 马忠.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运动机理[J]. 公丕祥. 金陵法律评论. 2015(01)
[8]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J]. 何勤华.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03)
[9]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 习近平. 求是. 2015(01)
[10]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论析[J]. 韩大元.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4(06)
本文编号:2991263
【文章来源】:求索. 2019,(04)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法治的普遍性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求的有机统一
二良法和善治的有机统一
三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四政治价值和法治价值的有机统一
五公权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
六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统一
七法治中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统一
八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遵循法治建设基本规律的有机统一
九坚持法治体系建设和依法治国实践的有机统一
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
十一依法治国和依宪执政的有机统一
十二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的有机统一
十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
十四从国情出发的问题导向和实现制度现代化的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
十五适用本土资源和适用境外资源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若干问题[J]. 宋随军.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3)
[2]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哲学基础[J]. 江应中.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贯彻十九大精神 加快行政法治建设[J]. 江必新. 求索. 2018(01)
[4]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刍论[J]. 江必新. 法学杂志. 2017(12)
[5]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新征程[J]. 李林. 环球法律评论. 2017(06)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独特性及内在根据[J]. 马忠.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运动机理[J]. 公丕祥. 金陵法律评论. 2015(01)
[8]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J]. 何勤华.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03)
[9]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 习近平. 求是. 2015(01)
[10]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论析[J]. 韩大元.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4(06)
本文编号:2991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99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