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治的哲学之维—正当性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1-03-08 23:39
  以正当性诠释法治的哲学之维,是透视法治背后的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认为,在西方思想史上,正当性观念不仅经历了从古代自然法到近代理性法、道德法的转变,而且法律实证主义的合法性观念也是正当性观念的发展的结果。法律实证主义是以特殊的方式理解和处理了正当性观念,它与自然法的关系与其说是本体论上的对立,不如说是认识论、方法论上的发展、补充和超越。近代西方哲学以“休谟问题”为开端,对自然法的正当性解释思路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康德哲学完成了古代自然法的转折,同时也超越了近代唯理论的理性概念,奠定了正当性的理性基础。但康德证明理性只能为知识提供形式依据、为实践提供形式法则,因而蕴含了实在法和法律实证主义的发展空间。法律实证主义以合法性(有效性)代替了正当性在法哲学中的核心地位,这是以近代西方哲学为背景对传统自然法的绝对性、抽象性、不确定性等形而上学固有缺陷和局限的深刻认识的结果,是法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发展环节。由此传统的正当性观念转变为“作为合法性的正当性”。正当性观念由实质化转向形式化,形式正义、程序正义在现代法中得到充分重视。但合法性作为正当性的变体,只是对正当性观念可能具有的缺陷的克...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导论 问题、意义和方法
    一、本文的问题
    二、哲学之维、正当性及其意义
    三、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正当性概念考辨
    一、正当性及其相关概念
    二、正当性概念:主题、类型、性质
    三、法治正当性成为“问题”的条件
第二章 正当性问题的由来
    一、传统自然法的基本观念
    二、休谟问题及其意义
    三、休谟问题与法的正当性
第三章 正当性的理性基础
    一、康德法哲学的理论基础——批判哲学
    二、道德、自由与纯粹理性
    三、康德哲学与正当性观念的转变
第四章 从正当性到有效性
    一、重心的位移与“分离命题”
    二、法的效力、承认规则与社会事实命题
    三、法律实证主义的问题意识
第五章 正当性与守法义务
    一、守法义务的理论根据及其困境
    二、守法义务理论的复杂化:怀疑论与否定论
    三、正当性观念的弱化与“分离命题Ⅱ”
结语 本文的“逻辑地图”及其解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先验论证[J]. 赵汀阳.  世界哲学. 2006(03)
[2]哲学的政治学转向[J]. 赵汀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2)
[3]中国法学的批判与建构——就《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答吉林大学理论法学读书小组[J]. 邓正来.  政法论坛. 2006(01)
[4]自然科学时代的道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一种异端的导读[J]. O.赫费,郭大为.  世界哲学. 2006(01)
[5]可能生活理论的根基:目的论[J]. 林航.  哲学研究. 2005(11)
[6]论罗尔斯的政治义务理论[J]. 毛兴贵,谭杰.  现代哲学. 2005(04)
[7]关于自由的一种存在论观点[J]. 赵汀阳.  世界哲学. 2004(06)
[8]德治与法治正当性分析——兼及中国与东亚法文化传统之检省[J]. 孙莉.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6)
[9]论政治的合法性原理[J]. 白钢,林广华.  天津社会科学. 2002(04)
[10]福柯,罗尔斯及其他——哈贝马斯“读书座谈会“纪要[J]. 曹卫东.  读书. 2001(09)

博士论文
[1]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研究[D]. 贾小明.中共中央党校 2003



本文编号:3071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071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0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