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与德国协商制度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6 17:56
  辩诉交易制度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是在犯罪率激增、司法资源短缺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自产生以来,辩诉交易制度便伴随着褒贬不一的评价,但是不得不承认,辩诉交易制度在提高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辩诉交易制度在以德国为首的大陆法系国家也得以借鉴与移植,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前,我国也面临着不断攀升的犯罪率与有限的司法资源之间的矛盾,是否将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引用到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学者有赞成说、否定说和缓和说几种观念。笔者认为,辩诉交易制度能在一片反对声中成长起来,乃至发展到职权主义的大陆法系国家。说明了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研究的必要性。任何一项法律制度都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辩诉交易制度也如此。其发展的背后渗透着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对辩诉交易制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究其理论基础和价值内涵,有助于我国国民对该制度的认识。我国是否借鉴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或德国的协商制度,笔者认为必须在认真研究、对比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才能得出结论。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系统的阐述了辩诉交易制度在美国的起源发展、基本理...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情况
        一、国内研究情况
        二、国外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二章 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辩诉交易制度
    第一节 辩诉交易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辩诉交易制度的萌芽时期
        二、辩诉交易制度的公开时期
        三、辩诉交易制度的正式确立与发展
    第二节 辩诉交易制度在美国蓬勃发展的基础
        一、辩诉交易制度的思想基础
        二、辩诉交易制度的文化基础
        三、辩诉交易制度的宏观制度基础
        四、辩诉交易制度的微观法律制度基础
    第三节 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辩诉交易制度的概念
        二、辩诉交易制度的特征
        三、辩诉交易制度的基本分类
    第四节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运行模式
        一、程序的启动
        二、控辩双方的会见与协商
        三、达成协议及协议内容
        四、法庭的审查
        五、协议的生效与撤回
    第五节 国外学者对辩诉交易制度的争论
        一、赞成辩诉交易制度的观点
        二、反对辩诉交易制度的理由
第三章 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协商制度
    第一节 协商制度的概念与发展
        一、协商制度的概念
        二、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对协商制度的争论
        一、协商制度是对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冲击
        二、协商制度过程中的强迫
        三、协商制度过程中被告人的放弃上诉权与被害人的同意
    第三节 协商制度的分类及立法概况
        一、附条件不起诉的协商
        二、自白协商制度
        三、刑事命令程序中的协商
    第四节 协商制度的运行模式
        一、协商的前提
        二、协商的启动与成立
        三、可协商的对象范围
        四、协商过程的透明及公开
        五、协商失败的后果
        六、被告大的救济程序
第四章 德国协商制度与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比较
    第一节 辩诉交易制度与协商制度的相同之处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相同
        二、追求的价值目标相同
        三、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护方面相同
    第二节 辩诉交易制度与协商制度的不同之处
        一、制度基础不同
        二、前提条件不同
        三、案件适用范围不同
        四、参与程序的主体不同
        五、交易内容及宽大量刑的幅度不同
        六、审判程序上的不同
第五章 辩诉交易制度与协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构建刑事协商制度的必要性
        一、犯罪率不断攀升要求、司法资源短缺要求
        二、体现“以人为本”的诉讼民主化的需要
        三、有效保护被害人权益,实现更高层次的司法利益的需要
    第二节 构建刑事协商制度的可行性
        一、传统法律文化提供思想基础
        二、我国的刑事政策理念与刑事协商制度相契合
        三、现有刑事法律或刑事司法中已经具有一定刑事协商制度特质的规定与制度
    第三节 构建刑事协商制度的具体制度设计
        一、确立刑事协商制度的基本原则
        二、限制刑事协商制度的案件范围
        三、限制刑事协商制度的交易幅度
        四、限定刑事协商制度的主体
        五、建立刑事协商制度的审查机制
        六、设计刑事协商制度的具体程序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刑事协商制度研究[J]. 李昌盛.  现代法学. 2011(06)
[2]德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特色所在[J]. 柴松霞.  西部法学评论. 2011(01)
[3]德国的协商性司法——兼与美国辩诉交易的比较[J]. 张进德.  人民检察. 2010(17)
[4]德国刑事诉讼中协商制度浅析[J]. 黄河.  环球法律评论. 2010(01)
[5]沉默权与辩诉交易在中国法中的兼容[J]. 冀祥德.  法学. 2007(08)
[6]德国刑事诉讼中的协商[J]. 李民.  人民检察. 2005(03)
[7]辩诉交易:制度、根源及可适用性[J]. 卢懿.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4(03)
[8]协商性司法——德国刑事程序中的辩诉交易?[J]. 约阿希姆·赫尔曼,程雷.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02)
[9]正义是有代价的——论我国刑事司法中的辩诉交易兼论一种新的诉讼观[J]. 龙宗智.  政法论坛. 2002(06)
[10]辩诉交易的理论基础[J]. 汪建成.  政法论坛. 2002(06)

博士论文
[1]审前程序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研究[D]. 阮丹生.西南政法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试论辩诉交易制度在我国的建构[D]. 万春华.西南政法大学 2010
[2]德国刑事诉讼中协商制度研究[D]. 黄河.中国政法大学 2010
[3]辩诉交易制度的发展及价值分析[D]. 郑本兵.山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86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086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7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