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法观念的变革
发布时间:2021-04-15 20:39
毋庸置疑,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建设、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结构的变化、制度控制手段的法律化等等,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都在摆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发展,法治社会的最后形成是社会转型的终极目标。但中国法观念的现状与转型社会的需求相悖,阻碍着现代化的步伐,难以成就现代法治的思想基础。本文从中国社会转型的客观事实出发,分析中国法观念现状的成因及其与现代法观念的差异,寻求中国传统法观念向现代法观念变革的路径。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1章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1.1 经济转型
1.2 政治转型
1.3 社会结构转型
1.4 社会控制手段转型
第2章 社会转型背景下法观念面临的挑战
2.1 现代法观念
2.2 中国法观念现状
第3章 法观念变革的路径
3.1 中国法观念现状的成因
3.2 法观念变革的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独创性说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为法律赢得神圣——中西法律观念的信仰基础反思[J]. 任强.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05)
[2]略论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法律发展[J]. 谭毅溪,赵维贞. 求实. 2004(07)
[3]知识经济呼唤法律观念的转变[J]. 蔡宝刚,吴玉岭. 河北法学. 2004(05)
[4]法律文化现代化途径略论[J]. 金亮贤. 甘肃社会科学. 2004(01)
[5]试论法制现代化中人的法律观念的现代化[J]. 张小利.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05)
[6]中国法律观念的现代化——中国法治化的关键[J]. 何之慧. 行政与法. 2003(06)
[7]法观念视野中的中西法律文化之不同[J]. 姬长昊,赵艳慧. 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8]法律制度创新与法律观念更新的思考[J]. 王平君,仇晓敏,赵奇伟.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2)
[9]论中国近代法观念的转变[J]. 田东奎. 政法学刊. 2001(05)
[10]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性质辨——兼论西方法治理念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启迪[J]. 张德钧. 兰州学刊. 2001(04)
本文编号:3140047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1章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1.1 经济转型
1.2 政治转型
1.3 社会结构转型
1.4 社会控制手段转型
第2章 社会转型背景下法观念面临的挑战
2.1 现代法观念
2.2 中国法观念现状
第3章 法观念变革的路径
3.1 中国法观念现状的成因
3.2 法观念变革的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独创性说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为法律赢得神圣——中西法律观念的信仰基础反思[J]. 任强.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4(05)
[2]略论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法律发展[J]. 谭毅溪,赵维贞. 求实. 2004(07)
[3]知识经济呼唤法律观念的转变[J]. 蔡宝刚,吴玉岭. 河北法学. 2004(05)
[4]法律文化现代化途径略论[J]. 金亮贤. 甘肃社会科学. 2004(01)
[5]试论法制现代化中人的法律观念的现代化[J]. 张小利.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05)
[6]中国法律观念的现代化——中国法治化的关键[J]. 何之慧. 行政与法. 2003(06)
[7]法观念视野中的中西法律文化之不同[J]. 姬长昊,赵艳慧. 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8]法律制度创新与法律观念更新的思考[J]. 王平君,仇晓敏,赵奇伟.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2)
[9]论中国近代法观念的转变[J]. 田东奎. 政法学刊. 2001(05)
[10]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性质辨——兼论西方法治理念对中国法治进程的启迪[J]. 张德钧. 兰州学刊. 2001(04)
本文编号:3140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140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