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法理学研究进路的三次变迁
发布时间:2021-06-03 18:55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中国法理学研究一直处于"政""法"二元关系和阶级分析进路之中,法学成为"阶级斗争的科学"。改革开放为中国法理学"决定性转变"提供了重要契机,改革背景下法治观念和权利话语开始兴起,权利本位论成为中国法理学范畴研究的显著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理学始终处于"古今中西之争"的研究格局中,法律移植论、法律文化论、本土资源论成为一个时期中国法理学面向西方、面向传统的典型知识论反应。迈入21世纪,中国法理学开始在法学多元竞争格局下不断反思与超越,法理学者清醒认识到,中国法理学既不可能从西方法学原理中移植而来,也不可能从中国经验中直接呈现出来;只有坚持"实践主体性"进路,在经验事实中提炼出原创理论,以科学分析方法最大限度地解释和理解中国法的客观事实,才有可能真正发现和提炼中国法理。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革命法制与阶级分析进路
(一)废除伪法统
(二)国家和法的理论
(三)“阶级斗争的科学”
二、新中国法理学的“古今中西之争”
(一)法治观念初兴
(二)“权利本位论”的提出
(三)新中国法理学的“古今中西之争”
三、迈向“实践主体性”的中国法理学
(一)重新发现中国社会
(二)深深扎根中国实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78-2018:走向实践的中国法理学[J]. 付子堂,王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2]党管政法:党与政法关系的演进[J]. 周尚君. 法学研究. 2017(01)
[3]社会科学和法学应该模仿自然科学吗?[J]. 黄宗智,高原. 开放时代. 2015(02)
[4]法学研究进路的分化与合作——基于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考察[J]. 谢海定. 法商研究. 2014(05)
[5]中国法学的话语流变考略[J]. 周尚君.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05)
[6]法律移植:隐喻、范式与全球化时代的新趋向[J]. 高鸿钧.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4)
[7]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以《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为例[J]. 应星. 社会学研究. 2005(01)
[8]论法律移植与比较法学[J]. 沈宗灵. 外国法译评. 1995(01)
[9]权利本位说[J]. 郑成良. 政治与法律. 1989(04)
[10]中国步入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J]. 张文显. 中国社会科学. 1989(02)
本文编号:3211061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革命法制与阶级分析进路
(一)废除伪法统
(二)国家和法的理论
(三)“阶级斗争的科学”
二、新中国法理学的“古今中西之争”
(一)法治观念初兴
(二)“权利本位论”的提出
(三)新中国法理学的“古今中西之争”
三、迈向“实践主体性”的中国法理学
(一)重新发现中国社会
(二)深深扎根中国实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78-2018:走向实践的中国法理学[J]. 付子堂,王勇.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2]党管政法:党与政法关系的演进[J]. 周尚君. 法学研究. 2017(01)
[3]社会科学和法学应该模仿自然科学吗?[J]. 黄宗智,高原. 开放时代. 2015(02)
[4]法学研究进路的分化与合作——基于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考察[J]. 谢海定. 法商研究. 2014(05)
[5]中国法学的话语流变考略[J]. 周尚君.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05)
[6]法律移植:隐喻、范式与全球化时代的新趋向[J]. 高鸿钧.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4)
[7]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以《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为例[J]. 应星. 社会学研究. 2005(01)
[8]论法律移植与比较法学[J]. 沈宗灵. 外国法译评. 1995(01)
[9]权利本位说[J]. 郑成良. 政治与法律. 1989(04)
[10]中国步入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J]. 张文显. 中国社会科学. 1989(02)
本文编号:3211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21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