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现实主义、后果取向与大数据——疑难案件裁判范式新探
发布时间:2021-06-06 21:56
法律现实主义是对法律形式主义的反叛,认为法律是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法律须根据它所达成的后果来判断,而不是根据它的内部结构来判断。法律现实主义为疑难案件提供了一种"后果取向"裁判范式,一种裁判的"宏大风格"。后果取向裁判中包含着三段论,包含了合法性及理性检验。我国司法应该改变对"后果取向"思维的不足为外人道的刻意掩饰及僵化攀附形式主义的样态,这种含蓄与僵化既不利于对形式主义的维护,也不利于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人工智能时代的大数据有利于"后果取向"裁判突破"思想的大体方向"成为一种易操作的面向,有利于规制"后果取向"的潜在风险,有望成为疑难案件"后果取向"裁判范式的最终归依。
【文章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法律现实主义:工具与实效
(一) 法律是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
(二) 裁判思维范式:后果取向
(三) 裁判思维风格:宏大风格
二、疑难案件裁判范式:后果取向
三、后果取向的可能归依:大数据
(一) “大数据”对后果取向裁判的价值
1.大数据中的后果衡量。
2.大数据中的公共理性。
3.大数据中的同案同判。
(二) 后果取向裁判中人工智能的可能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精准决策”模式[J]. 许丽君.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6(05)
[2]如何进行法律论证逻辑建模[J]. 周兀,熊明辉. 哲学动态. 2015(04)
[3]司法的公共理性:超越政治理性与技艺理性[J]. 吴英姿. 中国法学. 2013(03)
[4]论通过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实现司法权的审慎运作[J]. 王露,余艺. 前沿. 2012(04)
[5]法律解释的困境[J]. 桑本谦. 法学研究. 2004(05)
本文编号:3215216
【文章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法律现实主义:工具与实效
(一) 法律是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
(二) 裁判思维范式:后果取向
(三) 裁判思维风格:宏大风格
二、疑难案件裁判范式:后果取向
三、后果取向的可能归依:大数据
(一) “大数据”对后果取向裁判的价值
1.大数据中的后果衡量。
2.大数据中的公共理性。
3.大数据中的同案同判。
(二) 后果取向裁判中人工智能的可能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精准决策”模式[J]. 许丽君.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6(05)
[2]如何进行法律论证逻辑建模[J]. 周兀,熊明辉. 哲学动态. 2015(04)
[3]司法的公共理性:超越政治理性与技艺理性[J]. 吴英姿. 中国法学. 2013(03)
[4]论通过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实现司法权的审慎运作[J]. 王露,余艺. 前沿. 2012(04)
[5]法律解释的困境[J]. 桑本谦. 法学研究. 2004(05)
本文编号:3215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21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