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双师同堂理论解构——以法学教育与定分止争内在逻辑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7-10 17:45
  法学教育在传统上倾向于将理论与实务、实体与程序"分而治之",这不符合法学教育的基本规律。本质上看,法律知识的获得非常类似于定分止争过程之内在逻辑,这种逻辑要求定分止争所涉及的各种要素必须在恰当的时机同时嵌入教学过程。由于我国法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定位模糊、方式僵化、学生与司法实践对接缓慢等痼疾,近年来法学教育开始了双师同堂的实践探索。双师同堂不仅是教学主体的量增,更意味着理论与实务同堂、实体与程序同堂以及法律与生活同堂。双师同堂包含着深刻的理论意涵,应成为常态教学模式。 

【文章来源】:河北法学. 2015,33(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国法学教育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秦天宝,扶怡.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2]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行业需求[J]. 季卫东.  学习与探索. 2014(09)
[3]“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的路径透析[J]. 王杏飞.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08)
[4]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希望[J]. 郭广辉,武建敏.  河北法学. 2014(03)
[5]高校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陈晓丹.  菏泽学院学报. 2013(06)
[6]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兼谈社会力量参与培养式、诊所式、专业交叉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及运用———双师同堂教学方法探析[J]. 姚玉龙,何文杰.  现代企业教育. 2013(10)
[7]双师互动式教学法在麻醉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廖芳,刘建新,陈伟伟.  科技信息. 2013(04)
[8]经管类专业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研究[J]. 向征.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1(Z3)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 冀祥德.  河北法学. 2011(12)
[10]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 田鹏,姚锐敏.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04)



本文编号:3276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276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2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