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小金库”现象及其法律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8 12:34
  自19世纪70年代未开始,我国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上,所有制形式由过去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形式并存的模式,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上,更加民主和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思想观都发生了天翻地履的变化。在这样的经济、政治环境下,产生了“小金库”现象。 “小金库”对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小金库”侵占国家和集体的资产,破坏经济和分配秩序,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小金库”依附于权力,被权力所利用,处于法律和制度监督之外的小金库为小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服务,成为滋生腐败和经济犯罪的温床。我国政府曾多次对私设“小金库”行为进行清理,并对一批问题严重的责任人给予了党政纪律处分,对严重触犯刑律的依法进行了惩处。但“小金库”问题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愈演愈烈。从法律的角度看,无论是法律规制方面还是司法程序方面,我国法律对“小金库”的约束力都存在明显不足,这也是“小金库”现象在我国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本文综合法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对小金库的产生,概念界定、特征、资金来源和去向、...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
    二、学术研究现状
    三、选题理由与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我国“小金库”现状研究
    一、“小金库”现状调查
    二、我国“小金库”法律规制现状分析
第二部分 “小金库”的界定、特征及种类研究
    一、“小金库”的界定
    二、“小金库”的特征
    三、“小金库”的种类
第三部分 “小金库”现象形成原因及其危害性分析
    一、“小金库”现象的形成原因
    二、“小金库”的危害性
第四部分 “小金库”资金来源与去向分析
    一、“小金库”资金来源分析
    二 “小金库”资金去向分析
    三 “小金库”资金来源与去向决定了“小金库”的违法性
第五部分 “小金库”的审计程序与方法
    一、“小金库”的审计程序
    二、“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第六部分 我国“小金库”治理的法律对策
    一、我国“小金库”立法中存在的不足
    二、我国“小金库”法律对策的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其他公款行为的剖析[J]. 程力行.  交通财会. 2006(07)
[2]简析“小金库”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 黄兰香.  湖湘论坛. 2006(02)
[3]“五毒俱全”检察长的罪恶人生[J]. 纪编.  决策与信息. 2006(03)
[4]浅谈小金库问题及其治理[J]. 纪若雷.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5(06)
[5]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资金的主要来源及审计方法[J]. 黄甦.  审计与理财. 2005(S1)
[6]企业“小金库”的审计方法初探[J]. 钟炳荣.  审计与理财. 2005(S1)
[7]对隐匿、销毁“小金库”账目的犯罪分析[J]. 王茂哲,韩玉强.  社会科学论坛. 2005(12)
[8]论“小金库”的形式、成因及治理对策[J]. 王增文.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6)
[9]浅析“小金库”的形成方式及治理对策[J]. 宋永红.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22)
[10]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 康伟.  财会通讯. 2005(09)



本文编号:3329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329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c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