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法学视角下的社会性别及其法律意义
发布时间:2021-08-27 10:45
女性主义从20世纪60年代进入法学领域,到80年代与批判法学分道扬镳走上独立的道路,一直着力于对旧的性别体制结构的批判改造和新主张的体制化。女性主义所关注的问题,来源于千百年来男权社会下女性被压迫的状况。女性主义法学认为,法作为男性统治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使性别的等级制度永久合法化,法作为一种工具,它控制和调节着男性对各种资源如工作、土地、财产、机会等等的获取的特权。这些特点,都巩固和加深了压迫性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女性及边缘群体权利的每一步进展都需要立法和司法的努力来实现和巩固。由此,女性主义法学对传统的法律理论,诸如正义、平等、人权、司法等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挑战、批评与置疑。作为女性主义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性别理论,在立法方面的引入有效地改善了男性对女性的压制状况;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分析各项法律、政策、观念和行为,提高了现有制度和机制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能力;对两性角色关系的推延以及转换的解说已有可能成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理基础。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讲,提出社会性别这一概念,有利于解构二元对立的性别分化,以跨越于性别之上的视角观察社会性别制度的消解和性别气质的多元化发展,也为...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与区分
一、社会性别
二、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三、女性主义法学与社会性别
第三章 传统女性主义理论的嬗变
一、自由主义—男性中心论
1. 自由主义的理论特点
2.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局限分析
二、女性优越论—激进主义
1. 激进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特点
2. 激进主义女性主义的局限性
三、非性别理论—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1.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特点
2.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局限性
第四章 社会性别建构论
一、对多元化压迫的反抗—黑人女性主义
1. 黑人女性主义的基本理论
2. “社会性别”的表现方式
二、突破普遍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
1.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基本理论
2. “社会性别”的表现方式
三、多元化发展—酷儿(queer)理论
第五章 社会性别理论的影响与挑战
一、影响与现实意义
1. 对父权制的冲击
2. 公/私领域的区分及二元对立的消解
3. 不仅是理论,而且是全新的视角
4. 对传统法律及研究方法的弥补
二、对社会性别多元化发展的批评
1. 对解构主体的批评
2. 对解构女性政治活动的批评
第六章 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一、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
二、“男女同体”的平等
三、“非性别”家庭与社会模式的理想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性别与法学研究[J]. 周安平. 妇女研究论丛. 2006(05)
[2]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 刘霓. 国外社会科学. 2001(06)
本文编号:3366203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与区分
一、社会性别
二、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三、女性主义法学与社会性别
第三章 传统女性主义理论的嬗变
一、自由主义—男性中心论
1. 自由主义的理论特点
2.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局限分析
二、女性优越论—激进主义
1. 激进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特点
2. 激进主义女性主义的局限性
三、非性别理论—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1.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特点
2.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局限性
第四章 社会性别建构论
一、对多元化压迫的反抗—黑人女性主义
1. 黑人女性主义的基本理论
2. “社会性别”的表现方式
二、突破普遍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
1.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基本理论
2. “社会性别”的表现方式
三、多元化发展—酷儿(queer)理论
第五章 社会性别理论的影响与挑战
一、影响与现实意义
1. 对父权制的冲击
2. 公/私领域的区分及二元对立的消解
3. 不仅是理论,而且是全新的视角
4. 对传统法律及研究方法的弥补
二、对社会性别多元化发展的批评
1. 对解构主体的批评
2. 对解构女性政治活动的批评
第六章 社会性别理论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一、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
二、“男女同体”的平等
三、“非性别”家庭与社会模式的理想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性别与法学研究[J]. 周安平. 妇女研究论丛. 2006(05)
[2]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 刘霓. 国外社会科学. 2001(06)
本文编号:3366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36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