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治秩序的建构与法学家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1-09-07 08:5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府推动法治化进程的“变法”之路。由于法律承载着改造社会的重任,“现代法制的建设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政治的力量,也有赖于学术的质量。”1在法治化进程中,法学家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分析法治秩序、我国法治秩序建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转型期我国法学家在法治秩序建构中的作用。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法治秩序的理解,分为四节。第一节从探讨“法治”的含义入手切入“法治秩序”。本文坚持对法治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理解的观点,认为法治存在多层次性,即法治是一种观念理想;法治是一种制度设计;法治是一种秩序样态。法治的各样态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一种前后相继、内在统一的关系。作为秩序样态的“法治”(即“法治秩序”)的实现取决于作为观念理想样态的“法治”的发达以及作为制度设计样态的“法治”臻于完善。第二节在厘清法律秩序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法治秩序”的含义,认为法治秩序是一种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法律秩序。“合理性”是对观念理想样态的“法治”的要求,而“合法性”是对制度设计样态的“法治”的要求。第三节首先确认了法治秩序形成的两...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法治秩序
    第一节 “法治”的多层次性
    第二节 法治秩序的内涵
        一、法律秩序概念的厘清
        二、法治秩序含义的界定
    第三节 法治秩序的形成
        一、“自生型法治秩序”与“建构型法治秩序”
        二、法治秩序建构的条件
    第四节 对法治秩序的反思
第二章 中国社会法治秩序的建构
    一、中国社会法治秩序需求的诱因
    二、我国法治秩序建构的特点
    三、转型期[54]我国法治秩序建构的现状
第三章 法学家在法治秩序建构中的作用
    一、现实中的法学家
    二、影响法学家作为的因素
    三、法学家的路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法治的不可能性[J]. T.A.O.恩迪科特,陈林林,傅蔚冈.  比较法研究. 2004(03)
[2]法理学研究什么——从当前中国实践看法理学的使命[J]. 蒋立山.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04)
[3]西方法治的文化社会学解释框架[J]. 舒国滢,程春明.  政法论坛. 2001(04)
[4]中国法治道路初探(上)[J]. 蒋立山.  中外法学. 1998(03)



本文编号:3389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389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3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