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革命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早期左翼法学话语的政治意涵论析

发布时间:2021-10-09 19:35
  早期左翼法学思想体现出强烈的政治性、革命性,应该用"历史语境主义"方法来理解和诠释。大革命失败后的早期左翼法学家团结在"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周围,把法律问题的阐发与中国革命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揭露和批判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言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从而具有重要的政治意涵。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的缘起
二、早期左翼法学家法学话语背后的政治意图
    (一) 言说主体:早期左翼法学的代表人物
    (二) 早期左翼法学话语之言说目的
        1. 左翼法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共产党和左翼人士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应用的结果。
        2. 左翼法学论著的写作和发表的“目的”和“意图”是阐发唯物主义的法律观的科学性, 并确立其在社会科学和法学话语中的“合法性”和“领导”地位。
三、中国早期左翼法学理论及其实践指向
    (一) 早期左翼法学家关于法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性的话语
    (二) 左翼法学阶级话语的中国革命实践指向
四、早期左翼法学确立马克思主义法学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斗争
    (一) 早期左翼法学家与自由主义法学、法律改良主义的论辩
        1. 左翼法学家与“人权派”的论战
        2. 左翼法学家关于劳动法的讨论与批评
    (二) 早期左翼法学与自由主义法学、法律改良主义话语论辩的国内外语境分析
五、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斯在法律学上底地位[J]. 萧邦承.  复旦学报. 1937(02)



本文编号:3426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426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f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