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超越自然法与法实证主义的对立格局——以德国“告密者案”为切入点

发布时间:2021-10-09 22:48
  战后德国法院清算民族社会主义时期所遗留的案件时,拉德布鲁赫提出了广为流传的解决方案,即拉德布鲁赫公式。拉德布鲁赫公式分为两个子公式:不能容忍公式以及否定公式。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当制定法正在遭受破坏时,法官或者法律职业者能起到抵制作用,若能保证法的安定性,便可以避免极权主义的侵蚀。然而,在具体解决告密者案的问题上,哈特对拉德布鲁赫的观点进行了批评,认为包括拉德布鲁赫在内的自然法学者存在一种浪漫的乐观主义,服从法律和法律的效力应当被区分开来。服从与否只是道德上是否履行义务,法律本身的效力并不受道德的影响。重新审视二者的争议,对寻找超越自然法与法实证主义的第三条道路是有所助益的。 

【文章来源】: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35(0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拉德布鲁赫公式的背景、构成及意义
二、服从与效力的分离:哈特论告密者案
三、反思:哈特的批评是否正确
    (一)哈特的错误所在
    (二)拉德布鲁赫公式的运用方法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罪责反省:克服过去的新生之路[J]. 金寿铁.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9)
[2]拉德布鲁赫公式的意义及其在二战后德国司法中的运用[J]. 柯岚.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9(04)
[3]为拉德布鲁赫公式辩护[J]. 罗伯特·阿列克西,林海.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 2007(01)
[4]利益法学[J]. 傅广宇.  比较法研究. 2006(06)
[5]战后对纳粹罪行的审判与德国反省历史的自觉意识[J]. 李乐曾.  德国研究. 2005(02)
[6]论作为科学的法学的不可或缺性——1966年4月20日在柏林法学会的演讲[J]. 卡尔·拉伦茨,赵阳.  比较法研究. 2005(03)



本文编号:3427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427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b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