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法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进路——兼与法人类学、法社会学比较
发布时间:2021-11-28 08:38
民族法学是我国法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内容以民族法律制度为主,这一观点已为学界共识。然而对于民族法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研究价值等还存在一定争论。运用学科理论与法学原理对民族法学进行精准的学科定位,可得出其为法学下属的特色分支学科的结论。在民族法学与法人类学、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成果形式等存在诸多交叉的今天,比较学科间的异同,目的不在于划清学科界限,而恰在于摒弃门户之见。就民族法学而言,进行跨学科间的对话,具有拓展知识结构、借鉴其他学科精神与研究态度、尤其是促进研究方法的互动与革新的意义,并最终达到推进民族法学学科发展与提高民族法实效的目的。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3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族法学的学科定位
1. 部门法学说。
2. 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还是分支学科。
二、民族法学的学术分析———与法人类学、法社会学比较
1. 学科起源。
2. 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
3. 基本精神与观点。
4. 研究方法。
5. 学科价值。
三、法人类学与法社会学理论对民族法学研究的意义
1. 研究视角及治学态度的意义。
2. 研究方法与学科建设的意义。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民族法学的“地方性知识”维度——从法哲学的视角切入[J]. 汪沛. 贵州民族研究. 2013(06)
[2]试论民族法学的性质、理论体系及其调整对象[J]. 郑毅. 广西民族研究. 2010(03)
[3]学科分类及相关概念梳理[J]. 翟亚军.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4]论民族法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 张文香.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5]民族法学与法律人类学若干问题比较[J]. 郑齐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6]关于我国民族法与民族法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 廖敏文. 民族研究. 2007(05)
[7]日本法人类学及民族法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徐晓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8]论我国民族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J]. 宋才发. 民族研究. 2004(05)
[9]交叉学科分类模式与管理沉思[J]. 刘仲林. 科学学研究. 2003(06)
[10]边缘法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J]. 李振宇. 当代法学. 2003(06)
本文编号:3524092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3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族法学的学科定位
1. 部门法学说。
2. 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还是分支学科。
二、民族法学的学术分析———与法人类学、法社会学比较
1. 学科起源。
2. 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
3. 基本精神与观点。
4. 研究方法。
5. 学科价值。
三、法人类学与法社会学理论对民族法学研究的意义
1. 研究视角及治学态度的意义。
2. 研究方法与学科建设的意义。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民族法学的“地方性知识”维度——从法哲学的视角切入[J]. 汪沛. 贵州民族研究. 2013(06)
[2]试论民族法学的性质、理论体系及其调整对象[J]. 郑毅. 广西民族研究. 2010(03)
[3]学科分类及相关概念梳理[J]. 翟亚军.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4]论民族法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 张文香.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5]民族法学与法律人类学若干问题比较[J]. 郑齐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6]关于我国民族法与民族法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 廖敏文. 民族研究. 2007(05)
[7]日本法人类学及民族法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徐晓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8]论我国民族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J]. 宋才发. 民族研究. 2004(05)
[9]交叉学科分类模式与管理沉思[J]. 刘仲林. 科学学研究. 2003(06)
[10]边缘法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J]. 李振宇. 当代法学. 2003(06)
本文编号:3524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52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