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环境法对环保主体“事前”监督的保障制度初探
发布时间:2017-05-10 13:00
本文关键词:日本环境法对环保主体“事前”监督的保障制度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律对于环保主体良性互动关系的保障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环保事业和环境法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开篇论述了“环保主体互动关系”概念、“环保主体互动等边三角形模型”的研究方法和环保事业的“事前”监督概念。 在环保主体互动的三角形模型下,我国的管制互动有着相当成熟的规定,但是对于第三方主体的监督互动,特别是第三方主体的监督互动中的“事前”监督互动,我们国家还没有在法律上给予重视。 接着,本文考察了日本的环保主体的构成和互动,重点研究了作为事前的监督互动中的最重要的手段,即市民参与制度。 本文的研究从市民参与的基本理论开始,,到实践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市民参与和环境基本条例、计划制定过程中的市民参与。 最后,本文论述了日本的环保主体互动,特别是监督互动中事前互动给我国的启示,提出了“是要明确环保主体的法律地位并保障管制互动和监督互动,特别是第三主体对政府的事前的监督互动的有效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环保主体 三角形模型 事前的监督互动 市民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31.3;DD91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论9-11
- 一、 问题的提出9
- 二、 文章的结构9-11
- 第一章 环保主体互动理论11-24
- 第一节 环保主体互动关系的概念11-13
- 第二节 环保主体互动关系的结果13
- 第三节 日本诉讼中体现的环保主体互动13-21
- 一、 大阪国际机场公害诉讼15-17
- 二、 丰岛产业废弃物投弃案17-19
- 三、 诉讼中环保主体互动的两点认识19-21
- 第四节 日本的环保主体21-24
- 第二章 环保主体“事前”监督最为重要的一环——市民参与24-31
- 第一节 日本市民参与的历史24-25
- 第二节 市民参与的必要性25-28
- 一、 行政过程需要市民参与25-27
- 二、 作为权利的市民参与27
- 三、 市民参与可以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27-28
- 四、 市民参与是事前监督28
- 第三节 市民参与的需求28-31
- 一、 市民参与需要原由28-29
- 二、 市民参与需要信息29
- 三、 市民参与需要制度保障29-31
- 第三章 作为事前监督手段的日本环境影响评价和市民参与31-43
- 第一节 日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历史发展31-32
-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必要性32-34
- 一、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必要性32-33
- 二、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引入市民参与的必要性33-34
- 第三节 须做环境影响评价的事业和项目34-39
- 一、 评价事业34-37
- 二、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37-38
- 三、 实施评价过程38-39
- 四、 公开招标制度39
- 第四节 关于市民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规定39-40
- 一、 关于范围文件39
- 二、 草案的公告、听证会以及意见提交39-40
- 三、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书的公布及阅览40
- 第五节 作为事前监督手段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40-43
- 一、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之间的关系41
- 二、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对市民参与发展的影响41-43
- 第四章 日本地方环境立法过程中的市民参与43-51
- 第一节 、环境基本条例、计划的含义43-44
- 第二节 、地方自治体制定环境基本条例、计划的历史44-45
- 第三节 、市民参与环境基本条例、计划的形态45-49
- 一、 形式化参与48
- 二、 咨询式参与48
- 三、 部分式参与48
- 四、 实质性参与48-49
- 第四节 市民参与环境基本条例、计划之后的研究49-51
- 第五章 日本环保主体互动对我国的启示51-57
- 第一节 明确环保主体的法律地位51-52
- 第二节 完善环保主体的管制互动52-53
- 第三节 建立环保主体的监督互动53-55
- 一、 建立第三方主体与政府之间的监督互动53-55
- 二、 建立第三方主体与企业之间的监督互动55
- 第四节 加强环保事业教育55-57
- 总结57-58
- 参考文献58-60
- 附录 伊达市环境基本条例60-62
- 致谢62-6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e
本文编号:354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5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