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吴某某储蓄存款被盗刷案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11 17:21

  本文关键词:吴某某储蓄存款被盗刷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吴某某银行卡内储蓄存款被盗刷案,认为存在四项争议焦点:一是对私人密码使用之储蓄合同约定给予了严格限制,即仅以伪卡识别义务定责争议;二是对银行卡交易中“两把钥匙”原理在此类案件中的选择适用有不同理解,银行卡介质和支取密码哪把“钥匙”安全责任大;三是对密码泄露举证责任的倒置直接导致败诉结果的恰当性疑问,应由持卡人证明其无主观过错,还是要求银行举证持卡人未尽密码安全保护义务之后果不同;四是采用何种归责原则问题,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哪个更体现公平。对应这些争议焦点的回应是:首先要确认合同效力,即双方银行卡安全义务恰当履行的依据应以业务合同约定为前提;其次对于“两把钥匙”原理运用及责任划分,基于随附义务,以当事人是否存在故意或过失给予判断;第三对于举证责任问题,鉴于银行卡密码特有属性和业务合同约定义务,应由持卡人举证密码泄露自身无过错,或指明银行安全保障存在瑕疵为主导;第四归责原则适用不应机械的套用违约责任之严格责任原则,而应理清当事人过错,区分过错与损失间的因果关系,以过错原则归责为上。同时,围绕争议焦点映射出的密码交易规则适用的例外、银行卡真伪鉴别的归责、安全保障义务的履行及格式条款以及合同解释规则适用法律风险,从完善立法工作、加快银行卡安全建设和规范银行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银行卡 盗刷 两把钥匙 举证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0.5;D924.3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前言6-7
  • 一、选题背景6
  • 二、研究意义6-7
  • 第一章 案例介绍7-12
  • 第一节 基本案情及审判结果7-9
  • 第二节 类似案件司法审判情况9-10
  • 第三节 本案争议焦点10-12
  • 第二章 案例焦点解析12-23
  • 第一节 合同约定对当事人的义务承担问题12-14
  • 第二节 “两把钥匙”体现的责任划分问题14-17
  • 第三节 举证责任分配导致审判结果不同问题17-20
  • 第四节 归责原则的适用对民事责任的影响问题20-23
  • 第三章 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及对策23-30
  • 第一节 本案映射的现实法律风险23-24
  • 第二节 防范风险的几点思考和建议24-30
  • 第四章 结论30-32
  • 第一节 主要结论30
  • 第二节 研究展望30-32
  • 参考文献32-34
  • 致谢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敏;;一起储蓄存款合同纠纷的启示[J];银行家;2008年12期

2 王峰,刘永春;银行卡电子划拨的法律问题研究——以责任承担为中心的考察[J];当代法学;2003年07期

3 卢成仁;;ATM机盗刷案民事责任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1期

4 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课题组;;商业银行举证责任扩大化趋势及应对策略[J];银行家;2011年01期

5 孟勤国,刘生国;私人密码在电子商务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J];法学研究;2001年02期

6 杨蓉;;银行卡盗刷纠纷法律问题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1年09期

7 满玉华;;对我国银行卡风险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年15期


  本文关键词:吴某某储蓄存款被盗刷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7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57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5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