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从“杨乃武案”透视晚清司法制度之弊病

发布时间:2022-01-23 20:07
  从史学角度以个案形式对晚清司法制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较为鲜见。基于此种情况,本文选取了案情曲折、屡审屡履的“杨乃武案”,以期通过此案全面细致地剖析晚清司法制度之弊病。文章首先叙述了“杨乃武案”主人公从案发到平反、从县衙至刑部大堂,历经数次审讯、九次判决,最终得以虎口逃生的过程。其次通过对审案过程的分析,从侧面折射出晚清司法体制内出现的如政、法合一、审案程序拖冗繁琐、罪从供定、法外刑讯和秘密审讯、司法官吏“先入为主”的观念在判案中起决定作用等一些弊病。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出现这些弊病的历史原因:即一方面是由于蕴藏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部的传统法律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处于封建末世的晚清王朝吏治极端腐败所造成。“杨乃武案”虽是一小小案例,但却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已经处于停滞状态下的晚清司法制度对已发生了变化的社会的不适应性,同时也间接地促使专制主义法制缓慢地向近代民主主义法制的轨道上迈进。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杨乃武案
    第一节 案发缘由
    第二节 审案经过
    第三节 冤案平反
第二章 “杨乃武案”折射出的晚清司法制度之弊病
    第一节 政、法合一
    第二节 审案程序拖冗繁琐
    第三节 罪从供定、法外刑讯和秘密审讯
    第四节 皇帝拥有最高司法权
    第五节 司法官吏“先入为主”的观念在判案中起决定作用
    第六节 法律的不平等性
第三章 晚清司法制度弊病之原因
    第一节 千年法律文化积淀所形成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 政治制度的日趋没落导致司法领域的腐败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清末法制变革的内在动因[J]. 熊命辉.  求索. 2004(11)
[2]西周“礼”、“刑”法制文化辨析[J]. 黄中伟.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1)
[3]晚清官吏腐败问题研究[J]. 李文珊.  求索. 2004(05)
[4]京控与晚清政治危机[J]. 赵晓华,周韬.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4(01)
[5]晚清法治观念演变探源[J]. 刘保刚.  历史教学. 2003(11)
[6]档案揭秘下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历史真相(中)[J]. 陆其国.  浙江档案. 2003(09)
[7]清代司法程序中的惰性因素分析[J]. 郭成伟,孟庆超.  政法论坛. 2002(05)
[8]略论我国古代的刑讯制度[J]. 徐唐棠.  当代法学. 2002(09)
[9]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征初探[J]. 栗克元.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03)
[10]《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二十五及二十六册出版[J].   历史档案. 2001(04)



本文编号:3605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605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3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