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文献中法理概念之考辨
发布时间:2022-02-14 10:10
法理是传统中国所固有的名词、概念和术语。法理概念在中国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迄今所知,法理概念始见诸文字于《汉书·宣帝纪》中,由东汉史学家班固以"法理之士"形式首次使用。随后,另一位东汉史学家刘珍以"明达法理"的形式,再次使用了这一概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法理概念不时出现在中国经典文献(经、史、子、集)中,活跃于立法、释法、司法、民众生活及国家治理等领域。到了宋代,除了继续被运用于立法、释法等场合以外,法理概念还被作为专门司法术语,频繁出现在司法审判活动中,在判据发现、法意解释、行为正当性评价、裁判说理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其意涵更加丰富,标志着古代法理概念的初步定型。元明清时期,法理概念被继续使用于各种与法有关的场合。回溯古代中国,法理思想源远流长。将法理思想凝练为法理概念,是古代中国人法律发展认知史上的重大进步。作为中国古人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兼具理论和实践品格的思想范畴,法理概念反映了中国古人探索法之理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思考轨迹和话语逻辑。古代法理概念有着自己的问题意识、指称对象、运思逻辑,其涵义、用法及功能与现代法理概念有着诸多相通之处。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25(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9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法理概念在汉代的首现
(一)法理概念的两种早期用法:法理之士与明达法理
(二)法理概念的两种早期用法:对汉代司法官吏知识构成特点的表述
(三)法理概念首现于汉代:词源学及文化史原因
(四)法理概念首现于汉代:法律儒家化及司法官吏知识转型之史实
(五)汉代法理概念的涵义、实指及定性
1.汉代法理概念的涵义
2.汉代法理概念的实指
3.汉代法理概念的定性
二、法理概念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演进
(一)法理概念:表述司法官吏的履职资格与选拔录用条件
(二)法理概念:表述立法的正当性及具体立法原理
(三)法理概念:表述法律规定背后的意旨,促进对法条的理解
(四)法理概念:表述行为正当性、法理作用及治国原理
三、法理概念在宋代的发展与定型
(一)法理概念:表述司法官吏的履职资格及选拔条件
(二)法理概念:指称具体法律规则或原则,直接作为判据
(三)法理概念:引出法意解释,促进法律适用
(四)法理概念:与人情并称,引出法意,缓和情法冲突
(五)法理概念:评价当事人的行为,作为裁判理由
(六)法理概念:评价既有判决的正当性,作为重审及改判的依据
四、法理概念在元明清时期的继续使用
(一)法理概念:描述官吏的履职资格和选拔任用条件
(二)法理概念:分析行为或事件的正当性及合法性
(三)法理概念:评价既有判决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甚至作为案件的重审依据
(四)法理概念:表述法理在惩奸止罪、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的作用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法典中的法理及其现代价值——以《唐律疏议》为研究中心[J]. 蒋楠楠.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05)
[2]法理:法理学的中心主题和法学的共同关注[J]. 张文显. 清华法学. 2017(04)
[3]法理之“理”的意义流变[J]. 郭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4]中古法制文明论——以“法理”为中心的考察[J]. 邓长春. 现代法学. 2014(03)
[5]中国法律之儒家化商兑[J]. 何永军.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02)
[6]再论法律儒家化对瞿同祖“法律儒家化”之不同理解[J]. 吴正茂. 中外法学. 2011(03)
[7]中国近代“法理学”、“法律哲学”名词考述[J]. 程燎原. 现代法学. 2008(02)
[8]礼的本质及其法律意义分析[J]. 邵方.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7(04)
[9]宋代司法传统的现代解读[J]. 陈景良. 中国法学. 2006(03)
[10]宋代“法官”、“司法”和“法理”考略——兼论宋代司法传统及其历史转型[J]. 陈景良. 法商研究. 2006(01)
硕士论文
[1]“理”的词义引申与其文化内涵研究[D]. 刘盛婕.南京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24359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25(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9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法理概念在汉代的首现
(一)法理概念的两种早期用法:法理之士与明达法理
(二)法理概念的两种早期用法:对汉代司法官吏知识构成特点的表述
(三)法理概念首现于汉代:词源学及文化史原因
(四)法理概念首现于汉代:法律儒家化及司法官吏知识转型之史实
(五)汉代法理概念的涵义、实指及定性
1.汉代法理概念的涵义
2.汉代法理概念的实指
3.汉代法理概念的定性
二、法理概念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演进
(一)法理概念:表述司法官吏的履职资格与选拔录用条件
(二)法理概念:表述立法的正当性及具体立法原理
(三)法理概念:表述法律规定背后的意旨,促进对法条的理解
(四)法理概念:表述行为正当性、法理作用及治国原理
三、法理概念在宋代的发展与定型
(一)法理概念:表述司法官吏的履职资格及选拔条件
(二)法理概念:指称具体法律规则或原则,直接作为判据
(三)法理概念:引出法意解释,促进法律适用
(四)法理概念:与人情并称,引出法意,缓和情法冲突
(五)法理概念:评价当事人的行为,作为裁判理由
(六)法理概念:评价既有判决的正当性,作为重审及改判的依据
四、法理概念在元明清时期的继续使用
(一)法理概念:描述官吏的履职资格和选拔任用条件
(二)法理概念:分析行为或事件的正当性及合法性
(三)法理概念:评价既有判决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甚至作为案件的重审依据
(四)法理概念:表述法理在惩奸止罪、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的作用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法典中的法理及其现代价值——以《唐律疏议》为研究中心[J]. 蒋楠楠.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05)
[2]法理:法理学的中心主题和法学的共同关注[J]. 张文显. 清华法学. 2017(04)
[3]法理之“理”的意义流变[J]. 郭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4]中古法制文明论——以“法理”为中心的考察[J]. 邓长春. 现代法学. 2014(03)
[5]中国法律之儒家化商兑[J]. 何永军.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02)
[6]再论法律儒家化对瞿同祖“法律儒家化”之不同理解[J]. 吴正茂. 中外法学. 2011(03)
[7]中国近代“法理学”、“法律哲学”名词考述[J]. 程燎原. 现代法学. 2008(02)
[8]礼的本质及其法律意义分析[J]. 邵方.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7(04)
[9]宋代司法传统的现代解读[J]. 陈景良. 中国法学. 2006(03)
[10]宋代“法官”、“司法”和“法理”考略——兼论宋代司法传统及其历史转型[J]. 陈景良. 法商研究. 2006(01)
硕士论文
[1]“理”的词义引申与其文化内涵研究[D]. 刘盛婕.南京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24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62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