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规则变通方法的立法运用及规范化设置

发布时间:2022-02-20 04:29
  规则变通方法是一种通过对特定规则进行非原则性变动以达到预期法律效果的方法,它由地域要素、主体要素、行为共识要素、法治要素构成。从立法依据看,其可分为"根据地方实际型""授权型""特殊情事型"三种方法;从立法类型看,其可分为"语词的变通""内容的变通""权利义务责任的结构性变通"三种类型。规则变通方法在立法运用中应遵守"不抵触""有依据"等原则,严格把握地域性特点,限定变通后的"权责关系",明确规则变通方法的指引性语词。 

【文章来源】: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35(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规则变通方法概述
    (一)规则变通方法的基本含义
    (二)规则变通方法的构成要素
    (三)规则变通方法的功能定位
二、规则变通方法运用的立法依据
    (一)“根据地方实际”型规则变通方法及其运用
    (二)授权型规则变通方法及其运用
    (三)特殊情事类规则变通方法及其运用
三、规则变通方法运用的立法类型
    (一)语词的变通
    (二)内容的变通
    (三)权利义务责任的结构性变通
四、规则变通方法的规范化运用
    (一)遵守“不抵触”“有依据”的立法标准
    (二)地域性特点的严格把握
    (三)严格限定变通后的“权责关系”
    (四)明确规则变通方法的指引性语词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普惠金融之法制路径:基于国际小额信贷的启示[J]. 张春莉.  江苏社会科学. 2019(06)
[2]民族地区立法司法相结合的法律变通机制构建[J]. 孙云山.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7)
[3]授权地方改革试点决定的性质与功能探析[J]. 彭浩.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01)
[4]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词运用的认知差异及立法规制[J]. 张玉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1)
[5]刑法变通与少数民族刑事责任宽缓化研究[J]. 胡洋.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9)
[6]论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权条款的规范结构[J]. 郑毅.  政治与法律. 2017(02)
[7]从“管理型”迈向“权利保障型”的地方立法——基于内地与澳门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立法的经验比较[J]. 文华,钟小凯.  地方立法研究. 2017(01)
[8]法律多元语境下的法律变通的概念界定[J]. 孙丽君.  河北法学. 2012(10)
[9]法律文本中“立法根据”条款的设置论析[J]. 汪全胜,张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4)
[10]成文法的局限性及其弥补[J]. 高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6(01)



本文编号:3634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634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b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