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美国合同法中的效率违约

发布时间:2017-05-15 19:11

  本文关键词:论美国合同法中的效率违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效率违约(theory of efficient breach)是以美国波斯纳大法官为代表的经济分析法学派提出的一种违约理论。这种理论是从节约成本、追求效益的角度来考虑,认为如果从违约中获得的利益将超出他向另一方作出履行的期待利益,并且这样对预期收益的损害赔偿也是有限的,则此种情况将形成对违约的一种激励,当事人应该违约。经济分析法学派通过对交易过程中成本与风险关系的分析来重新评价合同责任的功能和价值基础,这一理论有着其存在的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天然缺陷。尽管该理论将效率从经济领域引入到合同法领域弥补了单纯法律分析方法的不足,但是效率违约往往并不效率,既不能完全的补偿守约方的损失也存在道德上的不正当性。从美国的一些判例之中可以看出,该理论在美国的盛行也存在着法律制度与规则的支撑。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法律环境差异得出结论,效率违约理论并不适合中国,不应当被我国合同法所采纳。
【关键词】:效率违约 损害赔偿 实际履行 法律移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71.2;DD9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第一章 效率违约概述7-11
  • 一、效率违约的涵义7-8
  • 二、“效率”的定义与前提8-9
  • 三、效率违约理论的法律价值与经济价值9-11
  • 第二章 效率违约在美国合同法中的适用11-15
  • 一、损害赔偿是合同违约后的首要救济方式11-12
  • 二、损害赔偿的可预见性和确定性的限制12-13
  • 三、守约方的损失减轻义务制度13-14
  • 四、诉讼费用承担的规定以及损害计算时间的标准14-15
  • 第三章 效率违约理论的主要缺陷15-20
  • 一、效率违约并不效率15-17
  • (一) 所获赔偿小于实际损失15-16
  • (二) 市场价格赔偿并不效率16
  • (三) 忽略了交易成本和纠纷成本16-17
  • 二、效率违约损害赔偿难以计算17
  • 三、效率违约并不道德17-20
  • 第四章 效率违约在中国的不适用性20-24
  • 一、我国法律与美国的天然差异20-21
  • 二、效率违约理论在我国缺乏法制移植土壤21-24
  • (一) 与实际履行原则相冲突21-22
  • (二) 与诚实信用原则不吻合22-24
  • 参考文献24-28
  • 致谢2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峰;浅析合同履行中的效率违约现象——兼论《合同法》之强制实际履行的责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曹际涛;;论效率违约及其在中国合同法中的借鉴[J];当代经理人;2005年02期

3 唐清利;;效率违约:从生活规则到精神理念的嬗变[J];法商研究;2008年02期

4 张正中;许磊;;效率违约论[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5 孙宏涛;;从实际履行到损害赔偿——论我国应当建立效率违约制度[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余锋;;论国际经济法中的效率违约[J];国际经济法学刊;2007年02期

7 章建新;合同履行中的经济成本分析[J];河北法学;2000年02期

8 刘浩宇;效率违约的价值评析──对我国合同法第110条的再思考[J];河北法学;2000年02期

9 钟奇江;;论违约责任替代中效率违约的适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李克武;效率违约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读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J];江汉论坛;2004年06期


  本文关键词:论美国合同法中的效率违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68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b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